甲: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乙: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丙:苏轼的仕途之路可谓三起三落。苏轼21岁考中进士,凭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在京城名声大噪,从此踏入仕途。然而数年后,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因戴罪之身,没有俸禄,全家人仅靠一点积蓄艰难度日。
丁:苏轼被贬惠州、儋州。惠州生产力落后,百姓时常忍饥挨饿,他就改良农具,教授先进的插秧技术,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儋州地处孤岛,文化凋敝,他就办学堂、兴教化,培养出了第一位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