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论家是相当重视文章的声音节奏的。为什么古人那么讲究文章的声音节奏?这是因为汉语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具有其他语种的文学语言所不能比拟的艺术魅力。比如丰富的乐音,整齐的音节,不同的声调,多样的押韵方式等,这些都可将汉语言独特奇妙的乐感体现出来,特别是“文气”和“单音节性”,更是汉语言文学的“特产”。关于“文气”,我们姑且不论而就“单音节性”来说,林语堂曾有过十分精彩的阐述。
林语堂从汉语的“单音节性”入手,探讨了中国文学的美在语言层面上的体现,而且认为这种语言的音乐美在别的语种中是“绝难想象的”。不仅如此,林语堂还将中国散文作家的讲究词法、追求汉语的“语言价值”与社会传统和中国人的心理习惯联系起来。由此可见,林语堂并没有就语言谈语言,而是将汉语语音节奏和韵律的美与中国文化的根性结合起来 , 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汉语言的音乐性是别的语种难以比拟的,因此,落实到散文创作上,这种音乐性也就有其突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