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以后,儒家还出了两位大师,孟子和荀子。这两位大师代表儒家的两派。他们也都拥护周代的文化和制度,但更进 步的加以理论化和理想化。孟子说①____。人都有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 这便是仁义礼智等善端,①只要能够加以提高,便成善人。②这些善端,又总称为“不忍人之心” 。 ③圣王本于“不忍人之心”,发为 “不忍人之政” ,便是“仁政” “王政”。 ④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制度都是为民设的,君也是为民设的——这却已经不是封建制度的精神了。⑤和王政相对的是霸政。⑥霸主的种种制作设施,有时也似乎为民,其实不过是达到好名好利好尊荣罢了。⑦荀子说人性是恶的。性是生之本然,里面不但没有善端,还有争夺放纵等恶端。⑧因此人有相当聪明才力,可以渐渐改善学好;积久了,习惯自然,再加上专一的工夫,可以到圣人的地步。所以善是人为的。

孟子反对功利,②____。他论王霸的分别,也从功利着眼。孟子注重圣王的道德, 他却注重圣王的威权。 他说生民之初,纵欲相争,乱得一团糟; 圣王建立社会国家,是为明分息争的。礼是社会的秩序和规范,作用便在明分; 乐是调和情感的,作用便在息争。他这样从功利主义出发,给一切文化和制度找到了理论的根据。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