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变名改姓,微服到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专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他不顾一切,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俄国国内爆发农奴起义统计表
时间 | 1826-1839年 | 1845-1854年 | 1855-1857年 | 1858-1860年 | 1861年 |
年平均数 | 19次 | 35次 | 63次 | 101次 | 1176次 |
材料三据统计,战前的1940年,苏联城市数量增加到1241座,镇增加到1711座,城市总人口增加到6311万人,比1926年增加了一倍还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了32.5%。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2%,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鼎盛时期城市人口最高年平均增长率的1.5倍至2倍……苏联为了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还实施了居留证制度。居留证制度建立于1932年12月,按规定,凡年满16岁的公民必须领取居留证,并在以后定期更换。
——摘编自耿晓棠《试论苏联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