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时代的相遇】
材料一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历史》
【青春与未来的憧憬】
材料二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有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 ——摘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 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表 | ||||
代表 | 出生年份 | 当时年龄 | 籍贯 | 求学、从教经历 | |
李达 | 1890 | 31 | 湖南零陵 |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 | |
李汉俊 | 1890 | 31 | 湖北潜江 |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 | |
董必武 | 1886 | 35 | 湖北黄安 |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 | |
陈潭秋 | 1896 | 25 | 湖北黄冈 | 师范生,从教 | |
王尽美 | 1898 | 23 | 山东诸城 | 师范生 | |
邓恩铭 | 1901 | 20 | 贵州荔波 | 中学生 | |
张国焘 | 1901 | 24 | 江西萍乡 | 北大在校生 | |
刘仁静 | 1902 | 19 | 湖北应城 | 北大在校生 | |
陈公博 | 1892 | 29 | 广东南海 | 北大毕业,从教 | |
包惠僧 | 1894 | 27 | 湖北黄冈 | 北大旁听生,记者,从教 | |
——摘编自《中共一大代表人生轨迹与理想信念教育》 |
【青春与革命的碰撞】
材料三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1927年周恩来(时年29岁)在欢庆胜利时讲话摘选 | 某起义指挥部旧址(原江西大旅社) |
【青春与现实的思考】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