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千年古莲

万宁

这些日子,郁澍在村里散步,走着走着,就走到麦家祠堂,也就是他和村人正在筹建的古罗村村史馆。他不是古罗村人,只因妻子蓝青林在这租了院子,在院前开了个叫“古罗旧事”的卖工艺品的店铺,巧的是租的房子正好是蓝青林外婆麦含芳小时候待过的房子。几个月前,他们把外婆接了过来。

早几天,一家人围着火炉烧水煮茶。外婆在一旁清理着她的一口黄色皮箱,她从里边的隔层找出一本纸相册。照片里有一张很特别,是一个青年,留着西式分头,穿着浅色西装,侧着身子,很严肃地站在麦家祠堂开满荷花的池塘边。

外婆拍着蓝青林:“这是我四叔麦加洪,我祖父讲他净做空事,他在日本学习植物学,特别痴迷古植物,最后好像去了美国,好多好多年没有联系了,怕是不在世上了。”

故事从外婆嘴里缓缓流出。

20世纪二十年代初,四叔在省会枫城洋人办的学堂念书,暑假时,他带回两位老师,一个美国人杰克西,一个日本人田边一郎,他们随他来看罗水湖上的悬棺。

他们晚上住在麦家,白天就驾着木船在罗水湖上勘察。

他们从绝壁悬崖上进到一个岩洞里,发现了古墓。一副棺材放在正中间,四周摆满坛坛罐罐,坛罐里除了装着五谷,还装了各种植物种子。四叔用布袋子装下几个坛罐,小心翼翼地怀抱了出来,其中一罐是黢黑的带壳莲子。

四叔从古墓里出来,对这些个种子陷入一种痴迷的状态,他足不出户,做着各种培植试验。他在莲子的外壳上钻一个小洞,或者用锉刀把莲子两头锉开一至两毫米,还将它们浸泡在清水里,他做梦都想这些莲子能够发芽。

四叔没有等到这些莲子发芽,就离开了古罗村。

他走了后,不再有人惦记水缸里的莲子。只是在一个初夏,四叔做梦都想着的莲子有了动静。它们在石缸里发芽,展叶,舒苞,开花,结籽。在那些个日子里,一波又一波的荷叶,舒展开来,亭亭玉立。一朵又一朵荷花,慢慢盛开,女神般迎风摇曳,它们在人们眼睛里美丽着,却又仅仅只是静静掠过。直至有一天,四叔从日本写信回来,问及石缸里的莲子是否发了芽。众人这才恍惚,一院子里的人惊讶起来,大家一致做证,这莲子发了芽开了花。

听说四叔在日本收到回信后,高兴得手舞足蹈,然后又痛哭流涕,他后悔自己没在古罗村,没有拍下照片,错过了这神话般的盛开。收到信的时候,正是寒冬腊月,还是夜晚。他捏着信一路狂奔,大声呼喊:“老师,老师,古莲子开花了。”

从房子里出来的田边一郎,站在屋檐下,很是恍惚,但他只有片刻的呆愣,便伸出双手,要看麦加洪手中的家信。

田边一郎是一位研究古植物的专家,当年,他也从古墓里带回一坛莲子,他没有培植,只是用专业的考古设备检测古莲子的年龄。检测的结果是这些莲子上千岁了。

千年的古莲子复活,开花结籽,这意味着什么呀?

外婆的四叔以一份加急电报惊扰了古罗村人。

他说,石缸里的荷花,是千年前的古莲子开的,要好好保护。长出来的莲子,要收集保存好,来年播种到水塘里,让这些荷花开遍古罗村。麦家祠堂前的池塘里,在那个时候也播种下这些千年前的古莲长出来的莲子。

郁澍听闻这个故事时,他完全惊呆了。

几天后,他站在麦家祠堂石坪前泮池中间的拱桥上,隆冬的凛冽使得他全身一哆嗦,哆嗦之中,他的眼睛忽然一闪:一望无际,竟是一片荷海。郁澍像被电击中了一般,忽然全身抖动!用麦加洪的故事,引出千年古莲!在古罗村的村史馆前辟出几十亩地来,种上这些千年古莲。

郁澍想早点回家,去听外婆再讲讲她这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潜心研究古植物的四叔。

外婆与赵妈在厨房里做着灌肠的扫尾工作,一到腊月,古罗村家家户户都开始忙乎起来,灶台上方,挂起了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腊鹅,每天烟熏火烤的。

这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外婆才在火塘边坐下:“我家都从简了,都没蒸酒,也没做米粿,不知祖宗会不会生气?”

“您的四叔会回来吗?”郁澍问着自己的心事。

外婆若有所思:“他会回来的。因为他的胞衣还在麦家大院厨房里的灶火旁,我母亲讲过,一个人不管去了哪,到最后他还是要回来取这件衣服。”

郁澍知道古罗村有个习俗,每家每户,房子无论怎样修缮,但厨房的灶台与地面是不能动的。因为灶台边的地底下,埋着家人的胞衣,只要是在这屋里出生的,他们的胞衣都会由族人存放在这。

凌晨过后,郁澍钻进被窝。忽然郁澍看见外婆的四叔,他说想看那片欲要开种的荷田,说着说着,他的脸竟成了一朵纯白色的荷花。

这年六月,古罗村举行了千年古莲乡村旅游节。村史馆大受欢迎,馆前拱桥下的泮池里,荷花气势恢宏地开出了千年前的时光味。有位神秘的嘉宾,带来他爷爷麦加洪的若干笔记,关于那年寻访古墓的,关于培植古莲的。他说这些纸片一直在波士顿他家楼阁上沉寂。只有放到村史馆,纸片上的每个字才会璀璨。郁澍却想,有这些纸片的到来,千年古莲就不是传说了。

(选自《小说月报》,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