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吃瓜

梁衡

       ①不知为什么,现在有一个网络流行语,把看热闹名为“吃瓜”,看热闹的人叫“吃瓜群众”。此瓜远非彼瓜,今瓜已非昔瓜,这个瓜已完全变异了。这倒让我想起当年吃真瓜的味道。

       ②我八岁以前是在农村度过的,只留下了吃西瓜的记忆。那时,有一种很好的奖励是跟着大人去看瓜。看瓜也吃瓜,汁多解渴,但乐趣却在瓜外。后半夜躺在瓜棚里,天边银月如钩,田野里虫鸣唧唧。如有幸看到远处夜行的动物,多半是狐狸,那两盏灯一样的眼睛直瞪着瓜棚,只这一点奇事就够你回去对小伙伴们吹上半年。有一次,我还赶上看十几个大人挑灯夜战在瓜地里掏獾子。不是像闰土讲给鲁迅那样的用叉子去叉,而是找见它的窝用水灌。被水灌出来的獾子肥肥胖胖的,像一头小猪。大人们高兴地把它捆在一根棍子上抬着,说回去炼獾子油,这是冬天治手脚皴裂的秘制润肤膏。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西瓜不但是调剂生活的奢侈品,亦是一个孩子记忆中的特殊风景。

      ③我吃瓜经历中的第二次高潮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不久。青年气盛,我背井离乡来到内蒙古巴盟。此地别无所长,唯产一种叫“华莱士”的蜜瓜,金黄色,滚圆,比足球略小一圈,熟透后,瓜瓤白中带绿如翡翠。它不像西瓜那样多汁多水,肉质成果冻状,细腻浓香,闭上眼睛咬一口,像是在吃蜂蜜。吃过后上下唇粘一起,甜得化不开,要取清水漱口。当地气候恶劣,浩浩乎平沙无垠,风起时尘暴蔽日,当面不见人影。我一个人来到这个沙窝子里,举目无亲,聊以慰藉者唯有这“华莱士”瓜。还有一种冬瓜,它不是菜瓜,长条状,是要晚收的,随意放到房内墙根处或水缸后面不去理它。到了冬腊月,它早已悄悄化作一包蜜水,用手轻轻拍一下,能看到瓜皮下汁水的流动。这时不能用刀了,要用一个空心草秆吸食。____ 。盘腿坐在滚烫的热炕上,吃完白水煮羊肉,浑身冒汗,甩掉老羊皮袄,小心捧过一个冬瓜,吸一口凉透肺腑,甜蜜惊喜,耳聪目明。

       ④后来还有一次痛快地吃瓜,是1983年到新疆吃哈密瓜了。在石河子采访时正赶上国庆节,那天团场招待所的大院里就剩下我们两个北京来的小记者。朴实的主人不好意思地说,放假了招待不周,吃吃瓜赏赏景,就热情地往我们的房间里倒了一大麻袋蜜瓜,盛情难却,也吃得酣畅淋漓。几十年过去了,天山秋色全不记,唯留温暖在心间。

      ⑤离开巴盟40年后我回去过一次,又吃了一回“华莱士”,但吃不到当年的那个味道了,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人说世事之变如沧桑,一块瓜里也有沧桑变化啊,令人怅然!

      ⑥后来,找到了两个原因。一是今瓜已非昔瓜,早成了商品瓜;二是地头瓜变成了城里瓜。对瓜来说,离地一天,味减一半,暗失美感。原来,人与瓜的初恋只能是在瓜地里。世间之物瞬息万变,人生的许多美好只能有一次,过后唯有存在记忆里。如今凭栏远眺,也有瓜相伴,却无甚期许。南宋词人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回味人生不同年龄段听雨的感觉,吃瓜何尝不是这样,遂仿其调填《吃瓜》一阕:

      ⑦少年吃瓜瓜棚中,枕瓜听虫声。青年吃瓜边塞外,大漠孤烟,味浓伴豪情。而今吃瓜高楼上,淡而无味也。风沙瓜香都无影,侧耳遥闻闹市车马声。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