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最怕匆促

曾颖

①上职高的第一年,学校组织春游,目的地是40多公里外的新都,这对没怎么出过远门的我,无疑充满诱惑。为了不给妈妈增加负担,我连续一个多星期没吃早饭,把饭钱攒下来,交完一元五角钱的车费后,还剩八角钱。

②我们坐着汽车,一路摇摇晃晃到新都,上午逛宝光寺,下午游桂湖公园。对于只有十四五岁的我们,后者的吸引力显然要大一些,说不定还可以让我们荡起双桨,像歌里唱的那样。事实上,当时的桂湖公园,湖是一小畦水,桂花尚未盛开,公园里只有一些旧房子。大家围着湖转了一圈,便觉兴味索然。

③只有语文老师黄仁文一路兴趣盎然。一副楹联、一块牌匾、一从花草、一棵老树或一块奇石,都不肯放过。他且走且吟,一脸惬意,仿佛所见都是久别的老友。

④那时,黄老师刚教我们不久,但他身上那股掩盖不住的潇洒又儒雅的气质,深深吸引着我。不知不觉间,我就跟在他身后了。他起初是自顾自地诵读,后来开始给我讲解,哪一副对联是郭沫若题的,上下联里嵌着“桂湖”两个字;哪一句话又和哪一部古典名著有关。还说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之前我在读小说时见过这句词,原来还与这座房子的主人杨升庵有关。杨升庵这个名字,从此进入我的视野。

⑤关于杨升庵,黄老师给我讲了一个猫市巷的故事。传说当年杨升庵遇祸遭贬,他对皇帝说:“万岁,您把我发配到哪里都可以,唯独不要把我送回新都老家,我家隔壁有一条巷子,叫猫市巷,那里有很多猫屎,我最怕闻那个味道。”他以为皇帝会因为讨厌他,将他送到他不想去的地方,从而达到回老家的目的。但皇帝看穿了他的小心思,直接将他派去云南。

⑥这当然是无可稽考①的故事,距历史事实很远,但距青少年的兴趣很近。黄老师给我讲的许多关于杨升庵的真实故事,我都淡忘了,唯独记得这一个,历经39年,它依然清晰如昨。

⑦不知不觉间,我们就和大队伍分开了。没有嬉闹追逐,公园显得异常宁静,阳光灿烂且有一点儿小风,既明亮又不燥热。在这片被花树和传说包围的小小世界,只有我们这一老一少,小桥流水式的言语,更贴切,也更应景。

⑧那天午饭,黄老师带的是师母做的卤肉夹馍,他硬分了一多半给我,使我省下几角钱。他让我用这些钱买了一盒新都特产桂花姜糖带回家,我和爸爸妈妈弟弟一道,吃得满心欢喜。我将此归功于黄老师。

⑨之后的作文课,我写了桂湖。同学们感叹:“我们去的难道不是一个地方?”而黄老师在念完我的作文之后说:“这世间万物,最怕匆促,因为一旦匆促,就失去了洞察和感知美好的能力,即使有美景在侧,也失去了欣赏的能力。旅游如此,人生亦是如此。”这句话影响了我大半生。

(摘自《读者》2023年第19期,略有删改)

【注】①稽考:考查。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