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链接材料一】

余在湖州,作诗追赴诏狱 , 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

(节选自苏轼《书杨朴事》)

【链接材料二】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节选自苏轼《记游松风亭》)

【注】①诏狱: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②杨处士妻作一诗:杨处士是宋真宗时期的一个隐士,因为不愿应诏入京而被押到朝中。真宗问他能否作诗,他答曰:“不能。”真宗又问他临行时有无人作诗送行,杨处士便回答说:“没有。只有老妻作了一首绝句:‘且休落魄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吟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后大笑,便放了杨处士回家。③木末:树梢。④恁么:如此,这样。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