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刷微信、看视频、搜新闻、拍照片……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即便是走路、吃饭、坐车,眼睛也离不开屏幕。然而,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眼前事物,就会听不到原本能够听到的声音。这意味着,沉迷刷屏的人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

②早在2012年3月,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学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做过一项实验:要求一百多位参与者在电脑上完成一些测试项目,包括高难度的填字游戏、图片找茬、数列对比等。在参与者紧盯屏幕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会突然插播一些引人注意的曲调,并在测试结束后询问参与者是否听见了那些曲调,结果有80%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没有听到。

③研究人员插播的曲调音量并不小,参与者是不是没留意,或听到了没记住呢?2016年1月,拉唯教授与该学院耳科研究所的玛利亚·柴特博士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将脑磁波描记器连接到13名听力良好的受试者身上,实时检测其听到声音并产生感知的所需时长(即P3数值)。当受试者们专注于电脑屏幕上的视觉任务时,研究人员再次插播歌曲,不料受试者们的脑部扫描却显示,其P3数值一直处于抑制状态中。这表明,受试者们不是有意忽略或者选择过滤掉那些声音,而是确实没有听到。

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聪现象呢?玛利亚·柴特博士解释道:“因为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共享同一块有限的神经资源,当视觉的负荷加重甚至过高时,听觉所能使用的神经资源就大大减少了。这会导致人的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所以,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话,他多半不会理睬你,因为他很有可能没听见你在说什么。

⑤短暂性失聪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隐患。试想一下:在驾驶过程中,被路边广告牌或LED屏幕吸走注意力的司机可能会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态,听不到周遭的路况提醒,从而给自身带来危险……

⑥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从社交角度考虑,少刷屏、多交流,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材料二

①没有人能做信息社会的孤岛,但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与数字技术的距离。当过多的时间精力被手机占据,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自己生活的“失控感”。尝试放下手机,追求“数字极简”,其实质是想重新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如果说“媒介是人的延伸”,那么这种延伸不应该是畸形的、冗余的甚至是干预的,而是适配的、互补的乃至融合的。

②对于手机,应该怎么办?我们不妨参考提出“数字极简主义”这一概念的学者卡尔·纽波特的建议,“在嘈杂的世界中选择专注的生活”。不让宝贵的时间被无谓的浏览所绑架,不让有限的注意力被无用的信息所侵蚀。因为,比逃离手机更重要的是专注自我,比网络世界更真切的是现实生活。

③面对手机,从沉迷与依赖,到自省与自觉,无论选择什么方式来保持专注、实现“断舍离”,我们都有理由期待,“数字极简生活”终将成为“数字自由生活”。手里的手机,我们或许不敢妄言“离得开”,但一定可以“放得下”。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