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个题。

班级开展“珍爱湿地,守护未来”的主题学习活动,小天收集了一些资料。

材料一:

①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它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的基因库”。因而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②按照国际湿地公约中的定义: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水域。由于湿地兼有水陆两类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因而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经济与社会价值,湿地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宝库与生存环境。

(整理自杨永兴《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进展与展望》)

材料二:

①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不断增强湿地功能,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和为数众多的湿 地保护小区,湿地保护率达52.65%其中,内地63处湿地面积为372.75万公顷,同口径相比2019年有所增长。我国将具有国际保护意义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使得许多重要 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同时,强化湿地保护法治化建设,颁布了《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先后出台湿地保护法规,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和《实施方案》。

②根据2020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我国各类湿地面积占比情况如下:

③我国湿地保护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面临着一些挑战。对湿地重要性认识不深,部分地区湿地破坏和过度利用现象依然存在,依法保护和管制力度不强,湿地生态修复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待加强,湿地管理多部门协作机制亟待强化,参与全球湿地生态治理的深度和影响不够。

(整理自《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

材料三:

①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广州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有效提升,生物多样性也在稳步增加。截至2023年6月底,广州已建成湿地公园25个,其中国家级2个,设立湿地保护小区32个,并将于今年新增小微湿地9处。

②小微湿地是指面积较小的湿地,中国将面积在8公顷以下的湿地界定为小微湿地。小微湿地类型多样,有泉、溪流、河浜(小河)等自然湿地,也有景观水面、人工净化湿地等人工湿 地。

③近10年,中国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和水环境,星罗棋布的小微湿地释放出越来越大的能量。2018年和2022年,中国曾两次向《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提交《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 和《加强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决议草案并顺利通过,中国小微湿地保护方案成为全球共识。

④广州市小微湿地东山湖公园贯彻落实“修复”和“保护”双方针,呈现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鸳成群”的优美生态环境。值得注意的是,东山湖公园增设了自然教育径标识系统,根据鸟类分布与园区地形特点设置观鸟区域,通过绘画写生、知识科普、趣味实验等形式,罠划自然教育、研学交流等专题活动,吸引市民群众加入保护湿地、爱鸟护鸟的行列,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整理自《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知识就是力量》等报刊)

材料四:

①新形势下,全国湿地保护工作思路要从抢救性保护转向依法全面保护,工作重心要从增加数量、扩张规模转向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不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②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两年,全国湿地工作将以推进全国人大执法检查反映问题整改、推动国际红树林中心的成立和运行、提高国家湿地公园监测监管能力;规范国际重要湿地和国际湿地城市建设管理等为重点,全面开创我国湿地依法全面保护新局面。

(整理自《人民日报》)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