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桃花饼,桃花香

朱盈旭

少年时,村子里都是桃树。

极远极淡的少年时光。桃花灼灼,绿篱,柴门,白鹅,灰鸭,像小学课本里的插图,一幅民间水粉画

那些年,娘每到春日桃花开,就捧出一年的珍藏,隆重程度仅次于过年和中秋。那时生活贫困,在多子多女的贫困日子里,也是春日里给我们隆重地做一锅桃花饼。

做桃花饼,娘是端庄的、静气的,宛如宋朝寒食节的桃花酥。娘从村姑到村妇,像桃花,一扎根泥土,不带忧伤,不惧疏离

摇花瓣。娘压低一枝枝花朵繁丽、最水灵最浓艳的花枝,轻轻地摇晃。“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落在娘黑溜溜的发间,落在她雪白的小布衫上。恍惚间,纷纷扬扬的落红里,娘是最美桃花仙。多年后

红红的花瓣漂在清清的井水里,像十三四岁花季女孩的一张张脸,豆蔻年华,声音细柔地喊:“大娃二娃,井台生藓了!莫打滑哟!”大哥、二哥挑着青竹扁担,旧木桶一路溅出的水,像给黄土地淋了一层含香的细雨,绿簸箩里顿时像盛着几片柔软的红云。晾晒桃花瓣只需极短的时间,娘坐在小木墩上,就立起腰身,洗了手

花影婆娑,一弯白月从篱笆院的东边升起来时,娘开始舂桃花汁了。白月光下,一圈儿,不疏不密恰恰好。清一色的软红棉布小夹衣,像掉下的一圈小桃花,把白布衫的娘围在中间。爹抽着旱烟袋蹲在黑门框前慈爱地笑。小黑犬支棱着耳朵,一副忠诚护家的模样。大石臼,小石锤,娘陪嫁的泥红小陶罐渐渐满了。六个娃轮番上阵,持锤轻舂,谁的手掌能拢得住?

春夜寂静。月下桃花,篱笆院,白衣裳的娘,一明一暗的旱烟袋。爹的咳嗽声,娘细细的笑语……像极了唐诗里的画面。

娘蒸桃花饼,选在清晨。灰羽蓝喙的大鸟刚伸头啄破贴了喜上眉梢的新窗纸,娘就起了床。喊了大娃烧灶,像一只只呆头鹅。小六妹早歪着两条细黄的发辫,依偎在烧土灶的大哥身旁发愣呢。

娘的桃花饼,美极了!她用桃花的汁水当作天然的染色剂,和着姥爷送的极珍贵的细白面和白糖,又将它们捏成桃花的样子,上面加入一点黑芝麻,然后放到篦子上蒸熟。一块块桃花饼出锅了,五瓣,香甜。孩子们一哄而上,小脏手里都捧了一朵小桃饼,烫得吸溜着嘴也舍不得撒手。“都有份,都有份……”娘笑得像一朵桃花,却含了泪。娘和爹没有份

如今的村庄被大牛他们一群昔日的小毛孩打造成了系列甜品基地。年年春日桃花开,他们都要回到娘的老宅子里,和娘一起做一锅土灶野柴的桃花饼。都是怀旧的人,让心贴近从前的那些草木时光。

桃花饼,桃花香。春天阳光下的娘,虽然白发苍苍

(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