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模评选从1950年延续至今已有73年的历史,期间共召开过 15次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评选主要是结合劳动竞赛结果而定,主要内容是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踏实肯干等,以“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为主要代表的劳动模范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先进榜样。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生产力”是劳模评选的重要依据,“铁人”王进喜就是20世纪60年代劳动模范的代表人物。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劳模评选主要以经济贡献和创新创造为标准,以“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代表的新一代劳模充分发挥自身智力与潜能,认真钻研,勇攀时代高峰。进入21世纪,中国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科技创新、民族振兴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劳模群体的形象相应地转向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评价标准更加多元,有宇航员杨利伟、为国争光的体育明星姚明,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产生的网络工程师贾磊,有拯救国家人民健康于危难之际的功勋模范人物钟南山、陈薇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劳动模范的评选过程“始终直面时代和社会关切”,为时代变迁注入生机活力,绘成一幅“劳动创造美”的生动图卷。
——摘编自王霂凡、赵冰《“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
根据材料,运用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提取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