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某班开展了“当传统非遗遇到人工智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成果汇报的内容。
【启智小组呈现展板——初识“AI+非遗”】
在非遗保护领域,AI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并通过不同的技术形式赋能非遗的传播过程和传承过程,使古老的非遗“活起来”。比如,AI以新的技术手段改变、重构非遗项目的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让非遗披上了科技的外衣。又如,AI通过介入非遗的传播过程,让更多的受众以一种新颖的方式接触非遗、体验非遗,从而可提高非遗项目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博学小组展示成果——AI赋能非遗】
穿越《听琴图》
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被开发成了虚拟现实体验作品。参观者能够“穿越”到画中,与宋徽宗一同聆听美妙的琴声。当参观者与宋徽宗身旁的书童四目相接时,还会看到他欠身施礼,款款向自己走来并跟随在身后。观众体验后还可以自动生成在画中的视频或者照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美煞旁人”。焚香缕缕、松树亭亭,科技让这幅流传千年的画作更加生动。
【笃行小组分享思考——展望“AI+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