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什么是“搭子”】
材料二 【问卷汇总】
材料三 【媒体评论】
(一)
“搭子”的应运而生是以共同兴趣或需求为基础为青年群体提供温暖和陪伴,缓冲消极事件对个体的影响,治愈心中的孤独和抑郁。同时,“搭子社交”秉持着严格的分寸感、满足青年浅尝辄止的轻社交需求,因此成为更适应当代社会青年的社交方式。
“搭子”基于精准的个人兴趣或需求而形成,满足了人际关系中多样化的需求。一个人可以拥有许多 “搭子”,如“饭搭子”主打吃饭陪伴,“运动搭子”便于组队娱乐,“考研搭子”互相监督等。“搭子社交” 在垂直细分领域实现了精准陪伴,它采用类似网络中的算法逻辑,精准搜索兴趣,定向匹配搭子。多样化、流动性的搭子还能够有效扩展青年社交圈,丰富青年的生活样态。
“搭子社交”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更能够满足青年对于边界感的需求。“搭子社交”将人际关系进行简化和提纯,在社交过程中充分尊重双方隐私,不涉及感情的牵绊,彼此之间强调边界感与分寸感。这种非黏稠化的社交让搭子们各取所需、来去自如,在需要时陪伴,在不需要时沉默,搭子双方都可以保持独立的自我。
(编选自“中国青年研究”公众号)(二)
搭子关系虽然好,但并不能真正让我们生活好起来。因为搭子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对孤独感的自我保
护。
《十三邀》中,项飙精准概括了社交分层:本来多个层次的个体,中间有紧张矛盾关系,但大部分时间应该是整合在一起,可现在是断裂的。也就是说,个体总是自己跟自己玩,和集体之间出现断层。搭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断层,它使我们融入集体。但并没有完全融入,因为弱关系无法建立牢固的纽带,随时可能再次断裂。所以最终呈现出这样的局面:搭子缓解了我们脱离集体产生的孤独感,但也只是缓解,我们和集体之间仍然是断裂的。所以,搭子缓解的其实是浅层的孤独,但无法缓解更高层次的孤独:通过另一个人实现自己、提高自己、长久感到安全的孤独。
心理学习会上,一位老师讲述她的来访者沉迷打赏网红,甚至觉得网红比心理咨询效果更好,让他感到更快乐、更温暖、更被抚慰。我们分析其中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网红总是会满足他、取悦他,就像妈妈满足婴儿一样,总是给他好的东西,不会让他看到不好的、难受的部分。只有搭子的社交,其实跟沉迷网红一样。可以通过它得到浅层满足,但加深了个体真正的无力感。贪恋搭子,其实是贪恋一种沉溺于幻觉中的自我满足。真正的满足,需要走出自我世界,去经营一段深度友谊,收获一份不可缺少的阅历。
(摘编自《意林》)
材料四 【各界声音】
平时较“宅”的自己,竟和“搭子”从早玩到晚,逛公园、爬寺庙、看落日,“整个过程特别有趣和治愈。”因此,我和搭子常常见面,现在已经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90后的郭女士
刚开始线上聊,对方显得非常活跃,可是一起吃饭时,对方就表现非常冷漠。自己当时还带了其他朋友吃饭,但对方的“爱理不理”一度让场面非常尴尬。
——邹同学
有假借找聊天搭子的名义索要对方隐私和旅行搭子实施资金诈骗的案例,因此在网络上找搭子的同时,也需要警惕社交陷阱,抱有足够的警惕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陈警官
注意避免过度专注于找搭子,以免以功利性方式对待人际关系,削弱建立深层关系的能力。因此不要把找搭子和建立传统友谊陷入一个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应平衡垂直领域的社交和传统友谊建立,不能忽视建立深层次关系的重要性。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导师胡鹏辉
根据上述材料,撰写“发言提纲”,参与本次讨论。
发言提纲 | ||
分析现象提出观点 | 由材料二中的两张图表,得出结论。 | ①结论: |
针对你得出的上一结论,就“搭子”这一社交方式发表你个人的看法。 | ②看法: | |
选择论据分 析论证 | 选出与你的观点一致的媒体评论,提取信息,作为论证依据。 | ③ |
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组人物,结合名著内容,写一段文字,支持己方观点。(100字以上) A.《骆驼祥子》祥子和曹先生 B.《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 C.《红岩》许云峰和甫志高 | ④ | |
结束语 | 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一条具体可行的建议,具有鼓动性。 | 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