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辅佐国君以行治国之事者,在春秋时期多被称为“相”。终春秋之世,列国担任治国重任的“相”,皆属卿族。这些卿或随国君外出参加各种礼仪,或主持国政以决国家军政大事,实为卿权势力强大的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的“相”往往只有职官的意义,不是传统的贵族身份的标识。因为在国君的周围不需要存在能够使其“易位”的人物,而需要俯首听命的大臣。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为这一新格局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布衣卿相之局的噶矢在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结构大变动中已鸣响。

——摘编自晁福林《论战国相权》

材料二

       唐初,“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起草文书诏令,原属中书省的职责,唐玄宗时则正式设置翰林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垂相,号令征伐”,皆出其手,“其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又以为天子私人,元充其职者无定员”。在代宗永泰年间,又于内朝设立枢密院,以宦官充任枢密使,“其职掌惟承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如此,则原来共同执掌军国政令、佐天子而统大政的中书省、门下省,都降低为只能照章办事的执行机构。

——摘编自魏俊超《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相职的演变》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