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被誉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的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和绚丽瑰宝,其发展离不开山水画的影响与推动。所谓“山水画稿为建园粉本,山水画论为造园理论”,由此可见,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之间的历史渊源之密切,二者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创作中的共同艺术追求。山水画充分利用自然景物进行巧夺天工的布局,既描绘自然景物,又寄托个人情思,创造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独特意境;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充分汲取了山水画的艺术创作理念,寓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中,按动与静、高与低、远与近、俯与仰、虚与实错落结合等作画技巧来理景,顺应自然之势,布局山水之致,使其呈现出“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艺术美感。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从而使其在赏画、游园中感受到“于咫尺中品赏乾坤,于有限中意会无穷”的妙趣,意味无穷。
“善于留白”“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山水画,不仅要看画面上“实”的东西,更要看画面上“虚”的意境,要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无限的意境,使身之所容、目之所瞩,即意之所游。在中国园林艺术中,造园师得山水画“虚”之精髓,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缀几座亭子,接几曲回廊,来创造一个虚空灵动的园林空间。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气度;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澄澈;回廊狭窄,却似可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可将人度往幽僻心境;至于亭子,则确如古人所言“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不仅可供人们休憩,更是为人之心灵所特设的栖息处。
摘编自王彩凤《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
材料二:
《园治》是明代末期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林艺术理论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园林专著。该书所记载的主要造园理论,可以归纳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十六个字。
《园治》说:“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流泉石柱,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运,顿置婉转,斯所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借”可理解为“借景”,《园治》把“借”细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即把好景借到园中,差的景色巧妙地把它挡住;既可借远景、近景,又可仰借天空和高处的自然景色,也可以俯借深谷、水面之景,还可以根据一年四季中风花雪月的变化,应时而借。计成的“借景”原则是“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因借无由,触情俱是”,可见“借景”含义深广。它不仅指景物之间的“因借”,而且还把具体景物与人的思想情感、心理动态相关联。
“因借”就是因地制宜,使园林内外各部分的景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互为因果。做到了“因借”,才能算是得体、合宜的园林。如始建于五代的苏州沧浪亭,造园师采用了“高卓可培,低方宜挖”的方法,把原来“积水弥数十亩”的地方,改造为“崇阜广水”;且当年站在沧浪亭上,亦可远眺苏州西南的灵岩、天平诸峰,这是借景的绝好例子。
“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是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效果,其基本含义是园林虽是人工创造的艺术,但其呈现的景色好像是天然造化生成的一般。这就要求造园师建造园林时,要根据园林的地貌和地势,以及园林中固有的景物来造园,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利用自然。根据园林周围的环境来造园,使得人工造出来的园林和园林中的地形、地势以及周围景物协调,看上去和谐自然。《园治》中对此举例甚多,如叠山,就“最忌居中,更宜散漫”,假如在厅前叠山,“耸起高高三峰,排列在前”,那就是败笔。亭子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但要“安亭有式,立基无凭”。亭子有一定的格式,建于何处,如何建造,要依据周围环境、用途要求来决定。若在苏州拙政园中部远香堂眺望,至少可以看到六个亭子,可是它们的远近、高低、大小、体形各不相同,与周围的景色融合在一起,就显得丰富而和谐。“亭”者“停”也,是游客停息的雅处,在亭中憩息要有景色可赏,不然“加之以亭,及登,一无可望,置之何益,更亦可笑”。廊子是游览之路,“宜曲宜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盘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楼阁“立于半山半水之间,有二层三层之说,下望上是楼,山半拟为平屋,更上一层,可穷千里目也。”
摘编自傅凡《中国古代造园专著<园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