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有众多名山胜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明。“山水”不再仅仅指涉“风景”,而是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山水与天道、仁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山水文明包含着中国人对宇宙、生命、历 史、道德的深刻认知。
山水体现着道的特性,由山水可观天道。水深大无极,润泽万物,入于无间;而高山仰止,为万民所瞻。中国的山水文明展现了“配对”的思维方式,而非西方式的组合逻辑。“山水”融合了静止与流动、恒常与变化、透明与晦暗、密实和稀疏、整体与部分、阴阳、虚实、高低等两极的概念。
山水赋德、山水比德、山水兴德也是中国山水文明的特质。《诗经》中有大量描述山水的意象来传达道德教诲,通过展示山水的原貌来喻指人的德行。如《诗经鲁颂泮水》反复提到“思乐泮水”,在泮水中采菜,在泮水边上饮酒,表达对德政的歌颂。
山水可居可游,首先是对心性的陶染,追求精神愉悦和德行完满的乐游。孔子曾发出“吾与点也” 的喟叹:在春之三月,与诸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孔子高度赞赏这种将日常山水化入精神世界的生活方式,在乐游山水中洞彻天道、开阔心志。陶渊明同样在山水田园 中获得了精神的超越,自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山水也具有宜居、宜学的性质。人在日常劳作之余,还能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置身于山水之间体悟宇宙天道未显明的东西。王维描绘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等,都展现了诗意栖居的美好意象。山水亦是人学习的对象,老子曰“道法自然”,庄子言圣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山水的滋养更容易使人形成和谐、内敛、温厚的心性,建立起稳定的精神秩序。山水文明强调天人合一,更侧重从山水自然静观宇宙的自然秩序和人的自然本性,更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力图调和社会与个人。
自然山水能把人的精神视域重新打开,使人神游其间。在这个过度娱乐化的年代,山水自然可作为人精神失序的一种调适。现代商业生活已将释放贪欲合理化,人的欲望的全面释放也改变了人的自然本性,甚至将反自然的快乐合法化,导致人过度追求不必要的乃至非法欲望的满足。人们可以不时重返自然山水,通过山水的滋养、浸润,使自己复原如初,从劳作的艰辛、各种物欲和人造的娱乐中解脱出来。在真实山水中不断陶染,人能恢复自然的苦乐感,形成良好的习性。
(摘编自林志猛《中国山水文明与精神的超越性》)
材料二: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论语雍也》,孔子用“山”和“水”的形象来比喻智者和仁者之所“乐”,间接地折射智者和仁者本身。“仁”跟“智”是孔子思想里的重要成分,仁是他思想的核
心,智则是实现仁的前提,但是终究,孔子把二者和谐统一了起来,“乐山”“乐水”,从而达到和
谐的境界。
水具备泽被万物、涤荡污浊、百折不回、平正有度等特点,孔子才发出“智者所以乐水也”的感 慨。崇尚自然的道家对水更是情有独钟,老子以水喻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水性之柔弱、无为、不争、处下正与其所主张的道的特点相接近。儒家和道家在对水的认识和理解上虽各有偏重,却异曲同工。
至柔的水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它冲破一切阻力,奔流不息。很多军事家都在用水之道上大做文 章,如《孙子兵法》中就有“激水之疾,所以漂石者,势也”的说法;而“水滴石穿”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警示历代统治者要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水的无穷力量又是双刃剑,洪水泛滥带来灾难,于是有了大禹治水、李冰造都江堰,这一切都是人们认识水、利用水,从而趋利避害的智者所为。
相对于水的柔、动、善变,山则是刚、静、恒定的。人类对于山的崇拜与敬畏始于上古,《诗经小雅•车辖》中就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句,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山还有对“仁”的道德比附意义,山滋生草木,养育生灵,蕴藏丰富宝藏,奉献无尽资源,符合仁者胸怀,是故“仁者所以乐山也”。登山也能给人带来一个不同寻常的视点,可以获得更宽、更广、更远的视域。孔子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则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境界又是何等惬意和畅快,而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写十六字令“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又以革命的浪漫主义赋予了山登天扶危的特性。
(摘编自佚名《探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