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1942年5月,日本军队发动浙赣会战,战火再次延烧到了江西境内。6月中旬,位于赣中泰和 杏岭的国立中正大学校园内,大学教授姚名达与在校学生一起组成战地服务团,怀抱着“爱国岂敢 后人"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群平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 的书生,在7月7日与日军短兵相接于新干石口村时,充分展现出了中国文人的坚强与勇敢。团长姚名达身先士卒,率领团员奋勇杀敌。最终,姚名达与另一名团员吴昌达,不幸以身殉国。
1905年出生的姚名达,以身殉国时年仅38岁,无怪乎吴其昌、顾颉刚等昔日同窗师友无不感到突然与惋惜。姚名达去世时,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协助导师梁启超记录整理的《中国历 史研究法补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增补胡适的《章实斋年谱》,以及自著的《刘宗周年谱》《邵 念鲁年谱》《朱筠年谱》《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等等。从学术的发展看,从 来就是可以有天才的科学家,天才的文学家,却不可能有天才的史学家的。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沉潜 的文科教授而言,38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学术年纪。而根据王咨臣先生的整理, 姚名达实际上也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宏大的规划,他计划要完成《中国史学丛书》12 种,《史家传谱丛书》11种,《史法学丛书》21种等著作。其中,完成一部《中国史学史》是姚名达 甫入清华便立下的宏伟志愿。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之后,他也还是坚持,只有这部《中国史 学史》才称得上不朽。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 一直未能出版,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皆扼腕叹息不已。
如果不是1932年的那场炮火,姚名达的这部《中国史学史》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的。1929年3 月,姚名达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除了办公时间以外,他仍旧于清晨深夜,继续史学史的研 究,除了陆续发表一些论文和著作外,还积累了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纸片,“上面有许多从史书和文集 里找得到的史料,委实有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还有我自己对于史学史上的各种思想,自信亦有些 独到之处,也记在小纸片上。说来真很痛心,不料在1932年‘一 · 二八’的后两日被倭寇把它和我 的家庭完全炸毁了。"突然降临的炮火,不仅毁了他的家,而且也给了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的姚名达巨大的打击。
在伦理学上有过一个经典的问题:爱因斯坦正在写他的相对论,但是隔壁有一场火灾,邻居有 个又老又丑、行将就木的老太太需要救护,爱因斯坦到底是救还是不救?每一个人对这个的回答是不 一样的。但按照康德的哲学回答,爱因斯坦就是要去救,这才能显示出绝对命令,显示出人的高贵。
姚名达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而且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选择。
1932年的2月8日,在无桌无椅的困境下,姚名达写信给胡适:“我军若败,不容我们再作纸 上工夫,我打算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我军若胜,外交必有转机,百业当可逐渐发达,我打算仍旧 作史学的研究。”1933年,姚名达与第一任妻子黄心勉在上海办起了《女子月刊》,拿来做喊醒妇女 的播音机。1937年8月,姚名达与妻子巴怡南一起,将他们订婚的戒指捐赠出来,并呼吁全国妇女 将饰物捐赠给国家,以增加抗战实力,“用整个民族的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致命的打击”。1942 年7月,在樟树抗战前线,面对旁人的劝阻,姚名达毅然决然地答道:“唯有能致力抗战,方能胜任 建国,若徒有才力而无热血者,比比皆然,又乌睹其为用耶?"如此一步一步地,姚名达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才是真正最高的哲学问题!那才是一个性情人应该做的事情!
1946年,历经劫难的清华大学重返北平,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 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等人,誉其"皆足名垂清华史,实亦母校之光"。2002年,雷洁 琼亲笔题词,称赞姚名达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现在重新回眸这位走向抗日战场的教授,我们 看到的是一种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姚名达的自我选择,也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精神的传承,更是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