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关链接:“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的特有时间知识体系,彰显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由于它相当准确地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在一年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自秦汉时代定型之后,它所描述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一般过程,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从黄河流域逐步为全国各地采用,并流传到世界各地,它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积累和结晶,2000年来一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二十四节气”提示人们遵循季节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从事生产,对世界各国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融入了中医养生、饮食风俗、时间哲学、博物教育等,以“中华岁时节令文化”的形式,将中华文化的特色风格带进了更广阔的国际空间;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世界气象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