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14172996
日期: 2024-05-08
期末考试
积累(21分)
阅读(39分)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①花炮,指烟花和爆竹。虽然肚子里都装着火药,但烟花的制作工艺却比爆竹要复杂得多,呈现出的效果也完全不同:一个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一个给予人听觉的冲击。

②传说度代的李畋是爆竹的发明者,在《异闻录》中有关于他的记载:“李畋……邻人仲叟为山躺所祟。败命旦夕于庭中用真竹著火爆之,鬼乃惊循。”事实上,烧爆竹驱邪,是古已有之的传统,并非一定是李畋发明。待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却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

③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一清晨,除夕夜即开始燃放,直到子夜零时达到高峰,俗称“迎神”。到了现代,每逢婚丧喜庆、逢年过节,人们还是会想要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来拜神祭祖,以表庆贺,这可能就是刻在中国人DNA里的习惯吧。

④和爆竹相比更具观赏性的烟花出现后,放花炮还多了一层招待外来客人、增添气氛的意义。早在宋代,朝廷就在外事活动中用焰火晚会招待各国来使,皇帝与文武百官一同观赏;到了清朝,以燃放烟花“乐宾”的形式十分普遍。如今,重大国际、国事的庆典活动中也少不了烟花爆竹的身姿,例如国庆七十周年、北京奥运会等。(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删减)

【材料二】在去年12月17日,山东两地市率先宣布春节期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随后全国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这些新闻宛如一条条连接“年味”的捻子,引发了广大网友一系列关于烟花禁与放的热烈讨论。微博搜索引擎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18日,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烟花”相关的微博热搜已达54个,同比去年农历同时段,数量提升了2.8倍。九派数据记者从年前关于烟花燃放的微博热搜中,收集了近3700条网友评论。梳理这些评论,找出了人们关于烟花燃放的真实态度。如下图。(来源:九派新闻,有删减)

【材料三】对于烟花的“禁”与“放”,事实上,在舆论“两极对立”的表象之下,政府政策并非只有“严格禁放”和“想放就放”两个选项。“禁”与“放”,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情况,大城市跟小城市有不同,山区城市跟沿海城市有不同,农村跟城市也有不同。对烟花爆竹的管理也可以有不同的维度,比如:全面禁放、特定时段许可燃放、特定地区许可燃放、由特定单位统一集中燃放等多种选项。对于网络上的不同声音,有关部门不妨认真倾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努力在各方诉求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从而制定出让尽可能多的民众满意的方案,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搞“一刀切”。

我们看到,面对群众燃放烟花爆竹的呼声,部分地方已经陆续调整政策,尽量在情与理中找到环保安全和尊重民俗之间的平衡。例如,北京通州区明确,经公安部门批准后,环球度假区限定区域内可燃放烟花爆竹;山东东营、滨州明确,春节部分区域和个别时段可燃放烟花爆竹……从“禁燃”到“限燃”,这样的缓冲更接地气,也更人性化。(来源:央视网,有删减)

现代文阅读Ⅱ

记忆里的桂花

肖复兴

①小时候,我住的大院里,曾经有一株桂花树。那时候,北京的院落里,一般种些海棠、丁香、石榴、枣树之类,很少有见种桂花树的。秋天时,它开花,花很小,藏在树叶间,不仔细看,几乎看不见。而在我的记忆里,似乎从来没有闻到过它的花香。这很奇怪,因为在书中看过介绍,说桂花的香味是很浓郁的。

②那株桂花树种了没几年就死了。大概是水土不服,或者,在北京的大院里很难养。我们大院里曾经有三棵枣树,据说是前清时候的老树了。还有两棵丁香,一棵开白花,一棵开紫花。这几棵树,先后也都死了。如今,我们的大院都没有了,前几年拆了。

③到北大荒插队的第三年,我第一次回北京探亲。和弟弟一起去十三陵游玩。正是秋天,一进十三陵景区大门,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我从来没有闻到过这样的香味,那香味真的好闻,直冲进肺腑,翻着跟头似的,泛着冲天香气。当时想到的一个词,就是沁人心脾。

再往里走,看到甬道两旁摆着两排花盆,里面种的是桂花,树都不高,但那香味真的是格外浓,浓得像酒。没有风,却像是被风吹着,紧跟着你,缭绕在身旁,久久不散。

⑤别的树开花的时候,大多数花是很漂亮的,比如梨花如雪,桃花似霞,樱花如梦,石榴花似火,合欢花恰如绯红的云彩……但是,一般越是开得漂亮的花,越是没有什么香味。也曾经闻到过有些花的香,印象中最为芬芳的是丁香。但是,和桂花的香味相比,还是淡了些。如果丁香像是一幅水彩,桂花则像是一幅油画,最起码也是一幅水粉。丁香的花香雅致,桂花的香气撩人。

⑥那一年,常与我通信的一位读者,她的家乡桂花树开花的时候,她在信封里夹了一些晾干的桂花寄给我。从她读高中开始,一直到她工作几年以后,坚持了好多年。没有任何一个人这样给我寄过桂花,我也从未想起过给任何一个人这样寄桂花或其他的花。或许,这只是带有孩子气的举动,人长大以后,会羞于此或不屑于此吧。但我很感动。每一年秋天,江南三秋桂子盛开的时候,接到她寄来的央带着桂花的信,还未拆开,就已经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⑦其实,晒干的桂花是没有什么香味的,我却每次都能够闻得到。

⑧前两年的秋天,她到北京出差。坐高铁从常熟出发到北京站,换乘地铁到我家,我去地铁站口接她。看她沿着滚梯上来,手里提着一个竹篓,里面装满的是螃蟹,是秋季阳澄湖螯大肉肥的螃蟹。我谢过她,心里忽然想起的是以往每一年这时候她寄给我的桂花。算一算,快三十年过去了。我老了,她也人到中年。

⑨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时,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曹老师讲郁达夫,问学生谁读过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我举手说我读过。曹老师让我讲讲小说的内容,我答不上来,只记得是一男一女在秋天桂花开的时候上山的故事。曹老师宽厚地让我坐下,自己讲了起来。

⑩那还是高中时候读过的书,中间隔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晚了整整一个轮回十二年,我才上的大学,是真正的“迟桂花”。

⑪重读《迟桂花》,才发现小说中提到杭州的满觉陇桂花最出名,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一起上的是杭州的翁家山。郁达夫写了这样几句:“在以桂花著名的满觉陇里,倒闻不着桂花的香气……可到了这里,却同做梦似的,所闻到的尽是这种浓艳的气味。”

⑫郁达夫的小说写得好,旧体诗写得也好。读他的旧体诗,有这样一联:五更衾薄寒难耐,九月秋迟桂始花。说的还是迟桂花。看来,他对迟桂花情有独钟。在小说中,他借花遣怀,说迟桂花开得迟,却香气持久。这是他小说的意象,是我们很多人心底的向往。

⑬今年重阳节之夜,我住在广东肇庆的鼎湖山庆云寺脚下。住房是座围合式的二层小楼。住在二楼,没上楼,就闻见了扑鼻的花香。不用问,只有桂花才会有这样醉人的香气。果然,住房的窗前,有一棵粗大的桂花树,从一楼冲天直长到二楼的天井,看样子,是足有百年树龄的老树。是一棵金桂,金色的花朵缀满枝叶间,很是醒目。密集的金桂花散发出的香气,可以用得上郁达夫的形容词了,真正称得上是浓艳。

⑭夜间下起大雨,劈劈啪啪的雨点敲打着房顶和玻璃窗,像擂打着小鼓,惊醒了睡梦中的我。心里暗想,这样大的雨,窗前的金桂,该是一地零落。

⑮早晨起来,推门一看,金桂花果然落了一地,像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但是,香气居然依旧扑鼻。抬头看看树上,一夜大雨,那样多的落花,枝叶间还有那么多的桂花,金灿灿的,沾着晶莹的雨珠,小星星般眨着眼睛,和地上的落花相互呼应着,一起散发着自己浓艳的香。

⑯想起放翁的一句诗:名花零落雨中看。鼎湖山这棵金桂老树的落花,也是名花,是我见过的香气最浓艳的名花。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文言文阅读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署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借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回:“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综合(10分)
写作(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