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西柳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监测卷

作者UID:9700934
日期: 2024-06-01
期末考试
选择题(请从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将其字母填入相应的答案栏里。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非选择题(26题15分,27题18分, 28题17分,共5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主要科技成果有: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⑤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⑥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等。

材料二:宋应星青年时曾考取举人,45岁以后不再追求科举功名,面对流民遍地的现实,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三:(旧药物著作)名称多杂……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摘编自《明史·李时珍传》

材料四:从对外关系上说,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从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而且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同时,因受封建制度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

——摘编自牛翠萍《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材料五: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社会的发展变化,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盛世,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从而推动了歌舞艺术走向繁荣。唐代的统治者不仅经常根据喜好编排歌舞的种类,还频繁地举办歌舞活动,甚至设置机构,将歌舞水平较高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唐代中叶以后,许多少数民族和外国乐舞,逐渐被中原汉族乐舞吸收融合。

——摘编自《唐代舞蹈艺术成就》

材料三:宋代饮食文化蓬勃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①据记载,当时汴京有大酒楼72家,宾朋满座,气势不凡,小型的饭馆酒家不计其数,多为特色经营。②特色饭馆中著名的有:王楼包子、曹婆婆肉饼、梅家鹅鸭、张家乳酪、万家馒头等等。③《武林旧事》一书在”果子”一项中介绍了玉屑糕、琥珀蜜等42种食品,在”菜蔬”一项中介绍了脂麻辣菜等21种,在”粥”一项中介绍了七宝素粥、五味粥等8种。④”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说出现于宋代,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表达了人们阖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摘编自侯彦喜《宋代饮食文化初探》

材料四:《红楼梦》最有价值的地方,一是它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个封建叛逆者的形象,他们蔑视功名富贵、权势利禄,希望过自由的生活,得到情投意合的爱情,在他们身上体现着要求个性解放的新的思想萌芽。另一是它通过对封建家族荣、宁二府的腐朽没落的深刻描绘,预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

一一摘自张仁忠《中国古代史》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