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试卷库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思想政治8月月考试题

作者UID:13090856
日期: 2024-06-01
月考试卷
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非选择题(满分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行政执法是政府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在税务、市场监管、交通等领域,往往存在一些企业和个人因不完全了解政策、存在疏忽遗漏遗忘等而造成的非故意违法行为,对于“首违”情况,相关行政机关在责令改正后不予处罚。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探索轻微违法不罚、首违免罚清单和再违加大惩罚力度制度。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各地执法经验基础上,将“首违不罚”写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该法已于2021年7月15日起开始施行。以下是该法对“首违不罚”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版)

第三十三条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除此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以“尺度、力度、温度”为题,对“首违不罚”进行点评。根据示例,完成下表。

尺度

不罚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入法为行政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力度

 

温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因此,必须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材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青年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在广袤的乡村热土上,新时代青年书写着奋斗故事,定格了青春身影,诠释着使命担当。千千万万个黄文秀、泰玥飞、王军扬们扎根乡村、挥洒青春,带着父老乡亲走出贫困,奔向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实现着“民族复兴、乡村振兴”的伟大梦想。

材料二:建设法治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海南某地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农村群众的法治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宣传模式,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典”亮农民美好新生活;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用法治文化引导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乡村社会新风尚;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法治培训,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引导广大村民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民法典进农村”为推进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筑牢了法治根基。

材料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央视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走进我国二十四个乡村,聚焦乡村振兴,引领时代议题,成为近期宣传阐释二十大精神的好作品。

纵览乡村振兴新模式。节目以“家”为切入点,以“人”为主线索,通过一桌山水间的美食、一趟山水间的体验,完成一场山水间的“乡村推介”。

开创文旅节目新样态。节目采用的纪录片式拍摄手法,无人机航拍、遥感卫星图对比,让新时代乡村的真实面貌进入大众视野。

讲好中国乡村新故事。融合纪录与访谈等多种形态,讲述回乡创业青年的故事,引导观众理解只有这些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新时代新农村才大有希望。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