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UID:13090856
日期: 2024-05-06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痛点。严峻的生态形势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促使人们不得不反复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对这样的时代课题,我们自然会想起马克思。回首二十世纪,没有哪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全部生命力植根于当代人类生活、社会实践和发展本身的矛盾之中,马克思的哲学仍然具有意义,是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的宝贵思想资源。

自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个研究领域开启以来,其论题鲜明的时代感和具体的实践指向,越发使其呈现出与人类文明发展休戚相关的重要意义。面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研究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一方面,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思想、新视域的开掘,使其随着时代发展更加丰富;另一方面,着眼于全球生态治理,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思想保障。

人类由原始蒙昧逐渐走向文明时代,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的自然观念中蕴含着不同的生态见解。人类童年时期以神话的形式来解读世界,形成的有机论的自然观是有利于自然万物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古希腊哲学开始运用理性来看待世界,继承了有机论的观点,也诞生了人类管理自然思想的萌芽。中世纪在宗教神学旗帜下形成了人类管理自然的思想,文艺复兴时代有机论的自然观(承认自然是活的有机体。)稍纵即逝,很快被机械论的自然观(把自然看成巨大的机器,物质的运动变化是理所当然的,人类成为了自然的主人。)代替,人类中心主义逐渐占据思想舞台,至今仍被诟病为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自然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和批判,实现了理论转向,确立了以实践为本质、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点、以“两个和解”(人和自然和解,人和人

和解)为价值旨归的富含生态意蕴的自然观。马克思指出,劳动和生产是人与自然联结的纽带,无论在个体还是集体层面,劳动使人与环境之间进行持续的物质新陈代谢。在资本逻辑下,这种物质的新陈代谢出现了断裂,也就是生态物质循环被人为地破坏,环境逐渐丧失自我修复的能力,造成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马克思认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生产方式造成的。资本主义由于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利润的疯狂追求,其天然就是反自然、反生态的。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共产主义的生态性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一个生态和谐的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是可以通过自由的联合体对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理性控制实现的。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马克思自然观及生态思想是一个被持续关注的主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生态批判,作出了非常重要的理论贡献。但是,由于无法跳出资本主义制度框架本身,显示出了其理论的局限。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当代价值已经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出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始,经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国情,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缓解了生态与生产、生活的矛盾,生态治理初见成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事实表明,人类社会越是进步,对生态和环境的品质要求越高,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越是期待。两个世纪以前,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指出其生态弊病,预言只有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指向的历史大视野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是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中国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智慧,立足本国,积极参与世界生态治理的全球合作,成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正带领世界走向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摘编自《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当代价值》)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雨中的猫

海明威

这家旅馆里只住着两位美国旅人。他们进出房间和上下楼梯时,碰见的人都很陌生。他们住在二楼,面朝大海,也面对着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和绿色的长凳。意大利人大老远跑来看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青铜铸的,在雨里泛着光。这会儿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出现一汪汪积水。雨水滂沱,海浪裹着雨水像一条长长的线涌上岸,又沿着沙滩滑下去,然后再裹着雨水涌上来。泊在战争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有个侍者站在咖啡馆门口,正朝着空荡荡的广场张望。

美国人的妻子正站在窗边往外看,外面有只猫刚好蜷缩在他们窗子底下一张滴着雨水的绿桌子下。那只猫缩紧了身子,不让雨水滴到身上。

“我要去逮那只猫咪。”妻子说。“我去。”丈夫躺在床上说。

“不,我去。外面那只可怜的猫咪想在桌子底下躲雨呢。”丈夫靠在床头的两只枕头上,继续看书。“别淋湿了。”他说。

他的妻子下楼去了。经过旅馆营业处的时候,店主起身向她哈哈腰,他的办公桌就在营业处那头。他是个老头儿,个子很高。

“下雨了。”美国太太说。她有点喜欢这个店主。“是啊,是啊,太太,坏天气,真是个坏天气。”

美国太太喜欢他,喜欢他接到任何投诉时都那么认真的态度;喜欢他的修养,喜欢他乐意为她效劳的模样;喜欢他作为店主的那种感觉,喜欢他那张苍老、严肃的脸和他那双大手。

她怀着对他的喜爱,打开门向外张望。雨下得更大了。一个披着橡胶斗篷的人正穿过空荡荡的广场,朝咖啡馆走去。那只猫应该就在右边。或许她可以沿着墙,从屋檐底下走过去。她站在门口还没迈出去,背后有人为她撑开一把伞。原来是负责照料他们房间的女侍者。

“您可千万别淋湿了。”她面带笑容,用意大利语说道。毫无疑问,是店主派她来的。女侍者撑着伞,美国太太沿着石子路走到他们房间的窗子底下。那张桌子就在这儿,被雨水冲洗得鲜绿鲜绿的,可是猫不见了。她突然大失所望。女侍者望着她。

“您丢东西了吗,太太?”

“刚才有只猫。”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有只猫?”

“对,一只猫。”

“一只猫?”女侍者哈哈一笑, “雨里的猫?”

“对,”她说,“就在这张桌子底下。”

她又加了一句:“噢,我可真想要它,我就想要只猫咪。”

她用英语说这几句话时,女侍者紧绷着脸。

“来吧,太太。”她说,“我们该回里面去了,要不您会淋湿的。”

“我想也是。”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她们沿着石子路往回走,进门后,女侍者在外面收了伞。那个美国太太经过办公室时,店主在写字台那头向她哈哈腰。太太从心里觉得某些东西又渺小又麻烦。这个店主让她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却又十分重要。

她一时觉得自己太重要了。她走上楼梯,打开房门。乔治还在床上看书。“猫逮到了吗?”他放下书问道。

“跑了。”

“奇怪,会跑到哪儿去呢?”他把目光从书上移开,说道。太太坐在床边。“我真想要那只猫,”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它。我就是想要那只可怜的猫咪。可怜巴巴地淋着雨对一只猫咪来说有点悲惨。”乔治的目光又挪到了书上。

她站起身,在梳妆台前坐下,拿起镜子左照照右看看。她端详着自己的侧影,从这一侧看到那一侧,又照照后脑勺和颈窝。

“你觉得我把头发留长好不好?”她一边再次端详自己的侧影,一边问。乔治抬起头来,看着她的颈窝,她的头发很短,像个男孩儿。“我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我可烦死了,”她说,“像个男孩子,真够恼人的。”

乔治挪动了一下身子,换了个姿势。从她开始说话,他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  

“你看上去漂亮极了。”他说。

她把镜子放在梳妆台上,走到窗边,向外张望。天色渐渐暗了。

“我要把头发扎到后面,扎得又紧又光滑,在后脑勺盘个大大的髻,坠在后面沉甸甸的,”她说,“我真想有只猫咪坐在我的膝头上,我一摸它,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是吗?”乔治躺在床上应道。

“还有,我想用银碗吃饭,要点上蜡烛。我还希望现在就是春天,我要对着镜子梳妆,我要一只猫咪,还要几件新衣裳。”

“噢,别说了,去找点儿东西看吧。”乔治说着,又低头开始看书。太太向窗外眺望着。天很黑了,雨点敲打着棕榈树。

“不管怎么说,我都想要一只猫,”她说,“我想要只猫,现在就想要只猫。要是我没有长头发,也没什么别的好玩儿的,总能有只猫吧。”

乔治没有理睬她,依旧看着书。太太又望着窗外,广场上的灯都亮了。

有人敲门。“请进。”乔治说着,抬眼望去。女侍者站在门口,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大花斑猫,她松开手把猫放下来。

“不好意思,打扰了,”她说,“老板让我把这只猫送给太太。”

(有删改)

[注释]这篇小说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美青年展现出迷惘、彷徨的精神面貌。当时的美国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要求与男性平起平坐。

古代诗文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
写作。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