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复习卷(二)

作者UID:5109245
日期: 2024-06-01
月考试卷
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船】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

【创新之船】

材料二 图8是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号”新轮船。在此船之前,水面航行船只以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 而以蒸汽为动力的 “克莱蒙号”新轮船于1807年8月在哈得逊河试航,并取得成功。它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的。

【侵略之船】

材料三 图9是1840年来到太平洋东岸的英国兵船,是英国崛起的见证。

【自强之船】

材料四 1871年12月23日,以岩仓具视为正使,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人为副使的“欧美使节团” 离开横滨,前往美国,图10《岩仓大使欧美派遣》描绘了出行的人和送别的人,海面上漂浮的是一行人搭乘的“亚美利加号”船。半年之后,转向欧洲,途经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俄国等国家。 “欧美使节团”历经一年零九个月,对欧美诸国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的考察。

【革命之船】

材料五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9时,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停泊在彼得格勒顿涅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起义者冲进并占领了冬宫。从此,“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就成为了十月革命的象征,这一炮声改变了世界。

部分国家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导下,过分夸大安全需求实施所谓的预防性战争,导致地区安定与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战疆域拓展】

材料一 1910年,法国元帅福煦曾说: “飞机只是玩具,没有什么军事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之后开始尝试空中照相。由于战争需要,飞机逐步应用于空战,驾驶员用枪支互击,用手投掷炸弹。1915年,德国出现配置机枪的战斗机,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1916年,德国运用“空中马戏团”的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属军用飞机,使空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1918年,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8000多架,而德国有3300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

—摘编自(英) 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战争目的变化】

材料二 “当我们采取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竖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 ”

“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于愿足矣。”

——美国总统威尔逊1917年在国会的演讲

【混合战争出现】

材料三 二战以后, 美国打着推进世界“民主化”和“自由化”的旗号,通过控制世界经济,宣传其政治价值来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谋求和实现自身的霸权红利。以美国“净评估”为代表的战略评估兴起,根据其“测量性” “判断性”来研判战略威胁。

——摘编自黄少安《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回顾与总结》

材料四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如何解决发展赤字、破解安全困境、加强文明互鉴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中国和非洲正在通过共同探索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回答历史之问,携手推进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的历史伟业。

---2023年8月24日, 习近平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材料五 加沙地区冲突已持续一个多月,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并出现扩大外溢趋势,中方深表关切。当务之急,冲突各方立即停火止战,释放被扣平民,避免更为严重的生灵涂炭; 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安全畅通; 国际社会拿出实际举措,防止冲突扩大。

---2023年11月21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上的讲话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