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第7讲 魏晋到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文化

日期: 2025-04-03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
A、 把农民拥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 把君主拥有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 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 对地主拥有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官营手工业者的创造力受到束缚
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
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面有两种说法。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证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的说明最合理的是(    )
A、 两则材料完全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 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根本没有出现过“夜市”
C、 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不同,这说明唐朝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
D、 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唐朝人陆羽在他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陆羽十分推崇越窑的青瓷
B、 唐朝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C、 瓷器是饮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唐朝的瓷器种类很多,包括青花瓷,珐琅彩等
下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  )

A、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B、 商业具有开放交易特点
C、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
北魏均田制规定: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额,可以买足。这说明(  )
A、 均田制是将官田分而民用,排斥私有土地
B、 均田制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抑制了土地兼并
C、 均田制是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D、 均田制时期社会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A、 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C、 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D、 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中国的耕犁达到完善阶段的标志是(    )
A、 耦犁的出现
B、 曲辕犁的出现
C、 代田法的出现
D、 耕耙技术的出现
唐代越窑在烧制过程中使用了匣体,巧妙地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落渣、占釉、火刺等缺陷。烧制的产品器型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滑,极大地提高了瓷器质量。由此可见唐代(    )
A、 开始了由陶向瓷生产技术的转变
B、 技术创新推动制瓷业发展
C、 民营手工业产品的品质极为突出
D、 “南青北白”制瓷系统形成
下图所示的耕犁技术最早出现在(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西汉时期
C、 东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 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从征役制到募雇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D、 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材料分析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代初期,延续北朝和隋代的均田制,把政府控制的田地平均分配给失去土地的农民,但政府分配给失地农民的田地只是全国土地的一部分,王公贵族和官员在土地分配上占有绝对的特权,土地占有的不均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唐初,普通农民的税收主要为租、庸、调三种类型。“租”就是均田制下对农民所得土地所征收的田税;“庸”是劳役;“调”则是对农民家庭经济作物征税。唐初的“租庸调”,不管农民资产的多寡,都统一按照一个标准来纳税。即按照人口纳税,而非按照个人或家庭的资产来纳税,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土地兼并愈来愈严重,愈来愈多的田产都集中到那些不用缴纳田赋的官僚、豪强、大地主手中,但“租庸调”的税制却依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个人田产的占有量存在着巨大的悬殊。

    唐德宗建中元年,鉴于“租庸调”税制极为严重的弊端,实施了“两税法”改革。所谓的“两税”,并非是指两种税收,而是指田赋在夏、秋两个固定的时间统一征收。而“两税法”实施之前的“租庸调”,往往较为混乱,征税时间过长,效率很低。“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不管是本地人还外地人,只要在当地拥有田产,就必须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赋。而且“两税法”是以钱计税,然后再换算成实物来缴纳,开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

——梁盼《唐代的税制改革》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