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第9讲 宋元时期的农耕经济

日期: 2025-04-01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北宋时期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    )
A、 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B、 劳役地租成为农业税收主要形式
C、 荒年募兵政策消除流民影响
D、 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
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该诗所描写的工具(  )
A、 用于农田犁耕
B、 借助水力鼓风冶铁
C、 便于交通运输
D、 利用水力灌溉农田
北宋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 大力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B、 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C、 纵容土地兼并以筹集军费
D、 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地主特权
宋代有“千年土地八百主”之谚,明清时期也有“百年土地转三家”的说法,甚至有“十年之间易数主”的记载。这说明宋代以来(  )
A、 土地的流转速度加快
B、 土地兼并的状况缓解
C、 封建土地私有制解体
D、 出现农业商品化现象
宋代起,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民乐于接受这一经营方式
B、 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大为加强
C、 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D、 土地兼并造成大量无地农民
宋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

A、 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 导致了当时的积贫积弱
C、 促使其内部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 促进了自耕农的增多
宋代有人说:“人生不可无田,有则仕宦出处自如,可以行志。不仕则仰事俯育,不致丧失气节。有田方为福。”宋人的这种思想在此后的千余年间十分流行。这一现象(    )

A、 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强固
B、 化解了官僚政治的内在矛盾
C、 导致土地占有趋向豪强地主
D、 阻碍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元朝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具有(    )

A、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B、 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C、 落后性:生产工具没有进步
D、 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南宋曾丰在《缘督集》中说:“居今之人,自农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在在有之。”材料反映出(    )

A、 区域内人口流动频繁
B、 佛教、道教发展冲击经济
C、 商业移民促进城镇发展
D、 农耕经济基础受到冲击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