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春酒》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3-3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填空题

选择题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枸(qǐ)                               炖(wēi)
B、 面(jiá)                              月(zhēng)
C、量(fèn)                             制(páo)
D、 挑(tì)                                家(bèi)
下面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炖(wèi)米(yì)    
B、 过(yǐn)    家(bèi)
C、 面(xiá)    橄(lǎn)  
D、 健(pí)    挑(tī)
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_____

A、 酬谢 面颊 笑咪咪 道地
B、 荔枝  衣禁  元宵   落幕
C、 份量  碗盏  蒸糕    舔指甲
D、 健脾  斟酒  别致   酿酒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暮。
B、 有一次一不小心,挎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
C、 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彩烈。
D、 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是托蒂继续一马当先, 还是他身后的三名射手发力反超,这将是本轮意甲联赛的一大看点。
B、 越剧,顾名思义, 就是流行在古越地(相当于现在的绍兴、杭州、台州等地)的地方戏。
C、 学菜谱太难了,便决定放弃,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如法炮制了一个菜——铁板鲈鱼。
D、 2万元现金和3辆价值2万余元的摩托车在7名失主兴高采烈的感激声中“完璧归赵”。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
B、 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引用)
C、 作为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很惬意的。(比喻)
D、 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借代)
对下列各句没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B、 渐渐的,美丽的天空又变成了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
C、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D、 树摇动得越来越厉害,落叶和折断的小树枝雨点般向我打来。
下面加线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B、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
C、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D、 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下列加线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家醅:自家酿的酒。)
B、 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助兴:有助于兴趣。)
C、 八宝酒,顾名思义, 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D、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过瘾:满足。)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语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乐意把花厅供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就等于我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了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要分给别人吃,自己都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行了,我也没有一定的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