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是什么让处于花季的孩子们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在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背后,该如何反思、管住校园暴力?为此,9年级(2)班的同学进行了深入探究。
【用法律】材料一:2016年12月19日,湖南攸县某学校的学生贺某以黄某在社交网络上谩骂其朋友为由,聚集多名同学到受害者黄某宿舍找其麻烦,对其扇耳朵并用脚踢。四五名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坐在宿舍的床边,围观这一幕暴力行为的发生但并未阻止,时不时还发出笑声。
【明原因】材料二:2017年媒体曝光的20起校园暴力事件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0%的比例居首,“钱财纠纷““隋感纠葛”分别以17.5%和15.0%的占比位列二、三位。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显示另有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发,这种心理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甚至出现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产生欺侮、殴打等行为。
【谈做法】材料三:频频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引发2017年“两会”代表广泛关注。就如何抑制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2017年3月6日,人大代表李光宇建议,制定“反校园暴力法”,明确规定应对校园暴力的相关条文,司法机关及时介入校园暴力事件,根据情况对施暴者定罪量刑,以法律手段有效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