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9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题

作者UID:10360397
日期: 2024-11-13
中考模拟
句子默写
字词书写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南乡子(四川道中作)

曹伯启

    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驰兴已阑。石栈天梯三百尺,危栏;应被旁人画里看。两握不曾干 , 俯瞰飞流过石滩。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孤馆青灯夜更寒。

【注释】①阑:尽。意兴阑珊,兴致全无。 ②石栈:山壁上凿出的栈道。 ③“两握”句:两手紧张时掌中多汗。④孤馆:指简陋的驿站或客店。

蜀道难(节选)

李 白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 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注释)①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②喧豗(huī):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③砯(pīng)崖:水冲击石壁。

(李白《蜀道难》集评)

唐·殷璠: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多纵逸。至如《蜀

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

(《河岳英灵集》卷上)

    明·朱谏:首二句以叹辞而发其端,末二句以叹辞而结其意,首尾相应,而关键之密也。白此诗极其雄壮,而铺叙有条,起止有法,唐诗之绝唱者。

(《李诗选注》卷二)

清·钱良择:篇中三言“蜀道之难”,所谓一唱三叹也。突然以嗟叹起,嗟叹结,创格也。

(《唐音审体》卷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粽子啊粽子

阿 莹

    以往每年端午节之前好久,母亲就开始张罗包粽子了。先要上街买些糯米来,要挑那米粒晶亮亮的,透着诱人的光泽,这种米煮出的粽子,很黏很香。当端午节临近的时候,母亲便把阴干的草叶丢进锅里用水煮了。母亲说,用芦苇叶马莲草包裹才有粽香味,而且这些草叶煮过才有韧劲。然后,母亲把那袋糯米倒进米盆,一遍遍地淘净了,净得那米在水里像一窝细珍珠,晶亮亮的。再把亲戚从陕北捎来的红枣红豆洗净,然后把红豆磨成豆沙。

    这时,母亲招呼家人围坐到一张方桌旁,把糯米、豆沙、红枣、芦苇叶、马莲草整整齐齐放到桌面上。母亲年年都要先做个示范,抽出三片粽叶,再从中间窝成一个锥形三角状。她一手攥着“三角”,一手抓把糯米放在角窝里,再拣三颗红枣放进去,撒把米压实了,才把粽叶折回来,包成四角粽子。然后母亲随手抽出一根马莲草,使劲捆扎好那个粽子。这时母亲像欣赏一件工艺品一般左右端详,捏捏四角是不是瓷实,就扔进了钢精锅里。整整一下午,全家人都在围着母亲忙碌。我有时候淘气,也笨笨地想照样包个粽子,却总是裹上后,有米要从四角漏出来,还得母亲把我包的粽子拣出来,解开来重包一遍。

    要煮粽子了,她要在铁锅底扣一只搪瓷碗。这可是一门学问呢,如果中间不放个碗,锅底的粽子就会烧糊,染得一锅粽子都会有糊味不好吃了。那时家里的灶台是带风匣的,人要坐在灶台边不停地拉风匣,还要不时地看火势朝灶里送炭。现在想想,这个活应该是端午节最枯燥最累的,但每次都是母亲自己操劳,每每等我睡着了,母亲还在厨房里呼啦呼啦地拉着风匣。

    等我们早晨到厨房,母亲给一人碗里放一个热乎的粽子。我吃得很甜很香,嘴角满是粽米也顾不得擦,便又伸碗要吃第二个了。但我发现母亲很少吃粽子,她早晨要提一篮粽子出门,去敲邻居的家门,只听见走廊里一片道谢声。所以,我背上书包一出门,便听见楼道里有同学夸赞母亲包的粽子好吃。我便因母亲的粽子在同学面前昂首挺胸了。

    后来我上班了。但每年临近端午节,母亲还是会像往年一样张罗着买粽叶、买糯米。我劝她不用忙碌,上街买几斤粽子就可以了。但母亲听不进去。所以我家还是要年年自己包粽子的,包好了母亲还喜欢给邻居们送去。后来她脚痛,就叫我去送。每次,我用碗端着几个粽子站在走廊里,直感觉不自在。

    但这次,母亲不再提买粽叶的事了。端午节那天,我把一个礼盒粽子打开,蒸热了几个,切了一片端给母亲,还故意讨巧地说,这粽子没有妈包得好吃,就凑合……母亲却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病了不包粽子了,是你们这几年把我包的粽子吃了,可别人送来的吃不了,就放坏扔了,我看着心痛啊。我听了不由一怔想申辩,母亲顿了顿又说,要是以前咱给人家的粽子,人家也放坏扔了,咱会是个啥心情?都是地里打的粮食,我见不得这么个糟蹋。

    我怔怔地愣在那里,喉咙里哽咽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选自2017年2月23日《陕西日报》,有删改)

名著阅读
命题作文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