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1讲《“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日期: 2025-04-02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有学者统计,《汉书》中武帝以后立传者188人,其中士人有150人,约占80%。这从侧面反映出(    )
A、 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B、 世袭制退出历史舞台
C、 世家大族势力逐渐减弱
D、 儒学独尊产生重大影响
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   )
A、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古文经学的《左氏传》最符合《春秋》本义,但汉武帝却对有时故意歪曲《春秋》本义甚至穿凿附会的今文经学的《公羊传》最为重视。材料表明当时(   )
A、 儒学已经悖离孔子的本义
B、 儒家内部派系林立开始分化
C、 儒家放弃春秋笔法的传统
D、 儒学改造适应了政治的需要
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在文帝和景帝的统治下,朝廷的博士制度仍被保留,但这些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这表明(    )
A、 西汉时期的治国理念分歧大
B、 汉武帝赞成“儒学大一统”
C、 西汉时期儒学地位发生巨变
D、 西汉儒学具有一定包容性
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
A、 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B、 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 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D、 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箱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B、 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 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 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用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
A、 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
B、 监察体系臻于完备
C、 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
D、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秦朝实行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以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说明(   )
A、 儒法两家思想具有互补性
B、 当时学术思想日益趋同
C、 秦朝奉行外法内儒的思想
D、 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
如图为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法家或法吏与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    )

A、 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
B、 察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C、 国家教育体系的健全
D、 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
下图所示是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护臂。该护臂工艺精美、文字激扬、意蕴丰富,它(    )

A、 证实了汉代丝织技术的西传
B、 体现了汉代的天人感应观念
C、 展示了汉代蜀锦的工艺流程
D、 反映了汉代长途贩运的兴盛
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
A、 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
B、 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 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
D、 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
西汉文帝时,申公、韩婴皆以传《诗》被任命为博士;景帝时,胡母生、董仲舒以传《公羊春秋》被任命博士。由此可以推知汉初(    )
A、 经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之途
B、 品行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C、 黄老之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D、 儒学逐步取得了独尊地位
如图是汉代教育发展体系图示,由此反映出(   )

A、 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
B、 私学成为国家教育的主流
C、 学校学制系统基本形成
D、 太学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