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生物中考模拟试卷

日期: 2025-04-01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对酵母菌生命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能获取营养
B、 能进行呼吸
C、 能完成反射活动
D、 能生长繁殖.
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是( )
A、 叶片的蒸腾作用
B、 草履虫形成食物泡
C、 水蚤心脏的跳动
D、 小鱼尾鳍毛细血管
在下列实验中会用到碘液,其中与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滴加碘液目的相同的是( )
A、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C、 验证大米的胚乳储存淀粉
D、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下图表示人体结构层次。对其中神经系统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细胞层次
B、 ②是组织层次,②就是指神经组织
C、 大脑有①不具备的功能
D、 神经系统功能的维持依赖其它系统
右图为显微镜下蚕豆叶下表皮气孔的开闭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状态数量多,不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B、 ①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 ②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D、 ②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肉丁炸酱面一碗儿,豆芽青菜七八样儿。”这说的是老北京炸酱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面条中的淀粉是在口腔中开始消化的
B、 炸酱中的脂肪在肝脏被胆汁初步消化
C、 炸酱丽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
D、 配菜种类多样,有利于做到合理营养
人工肺也叫体外膜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见右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C、 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 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
强健的体魄依赖于强大的心肺功能,如心跳快慢、肺活量大小等,均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肺活量大,有利于获得更多氧气
B、 心肌发达,心脏的收缩能力强、
C、 心率越高泵血越多,有益于健康
D、 适量体育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
当你全神贯注思考问题时,突然有人从后面拍打你的肩膀,你会快速回头,并出现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呼吸和心跳加快等反应,这时你的身体开启到“战斗或逃跑”的应急状态。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被拍打后回头观望,属于反射
B、 肾上腺属于一个反射弧的效应器
C、 此反应过程仅受神经系统调节
D、 “战斗或逃跑”有利于适应环境
研究人员已成功在实验室中将发育初期的人类卵细胞培育为成熟的卵细胞。成熟的卵细胞可以完成受精作用。这为生育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应从子宫中提取发育初期的卵细胞
B、 成熟的卵细胞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C、 成熟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6条
D、 成熟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
马铃薯甲虫以马铃薯为食。以下是它们两者的进化过程图(箭头表示进化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
B、 甲虫为了取食马铃薯产生耐受毒素的变异
C、 无毒素马铃薯和不耐受毒素的甲虫被淘汰
D、 马铃薯使甲虫卵块脱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被称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建在珠江口伶仃洋上。这里是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的重要活动区域。大桥建设者做到中白海豚“零伤亡”,实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目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白海豚用鳃呼吸有助于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
B、 白海豚数量减少导致该物种基因多样性降低
C、 白海豚和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受到人类的影响
D、 “白海豚不搬家”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可经按蚊叮咬传播,其感染人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能有效治疗疟疾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按蚊是引发人体感染疟疾的病原体
B、 肝脏和红细胞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
C、 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
D、 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保护易感人群

非选择题(共30分)

阅读科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冬天,在北京的公主坟、万寿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常出现大群乌鸦,它们如同“上班族”一般。每天清晨,结群飞向城外;一到傍晚,又飞回城里,停落在路边的树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呢?

    人们发现乌鸦很聪明,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它们需要的食物。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透明管里放置藏着食物的小桶,给乌鸦很多笔直的长条状铁丝,乌鸦会弯曲铁丝,制作“铁钩”,勾起小桶获取食物。乌鸦的聪明才智使其适应多样的环境。

    城市化改变了许多生物的生活环境,这对乌鸦来说可能是福音。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喜欢食腐。腐烂的食物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致病菌,但乌鸦可产生较强的胃酸,且消化道短,消化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菌酶,甚至血清当中还存在针对肉毒素的抗体,这大大降低了乌鸦患病的概率。日常生活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是乌鸦食物的重要来源。这些垃圾绝大多数被运到郊区的垃圾处理场填埋,而填埋场所又大多是开放的,对乌鸦来说,这里拥有无限大餐。

既然郊区有这么多“食堂”,而且从市中心到垃圾处理场,一天需要往返几十甚至上百公里。那么,乌鸦为什么还要回到城里来?与郊区相比,城市有更高密度的建筑、交通和人口,更高效率的冬季供热系统。这使得城市的温度明显高于郊区,也就是“城市热岛”效应。越是大城市的市中心,热岛效应越明显,而且夜间会更强一些。比如北京,冬季夜间的城区可以比郊区气温高3-4℃左右。

    对乌鸦而言,城市的另一处吸引力在于大树。城市公路边、公园、校园里有大量的高大乔木,而郊区大多是农田。乌鸦喜欢集群停在树上睡觉,更多的树能容纳更多的乌鸦停歇。这样鸦群能够及时发现危险(比如接近树木的猫或者黄鼬),还能充分满足集群社交欲望——它们在睡前特别喜欢吵嚷一番。

    乌鸦在城市聚集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困扰。比如住在乌鸦夜宿地附近的居民会觉得吵;而且大量的乌鸦意味着无数的鸟粪,对街道和车辆都会造成较大的清洁负担;过多的乌鸦在市中心聚集,还会有一些卫生防疫方面的潜在问题。不过,对乌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关注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