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四:读书有道】
【材料一】
世界读书日!碎片化时代,我们提供优质阅读!
2019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7本。只要你一年看书5本以上,就轻松超越了半数以上的人。全民短视频、直播的时代,做一个“逆行”的阅读者是件很酷的事。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之际,我们认真筛选出这12个优质阅读类公号。它们坚持为你发现好书、解读文化热点,带你进入深阅读的桃源。
(点击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材料二】
①疫情之下,与中国书店安静的网络展销相比,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抖音平台不断推出的直播活动,“吆喝声”要响一些。近日,新晋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也加入直播队伍,列出《史记》《安娜·卡列尼娜》等一长串书单。“我认为,读一本书时,往往能将自己的生活代入进去,这是经典作品的力量,能给人带来很多启示。”李洱说。
②为迎接世界读书日,中国出版集团组织旗下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出版社,邀请严歌苓、曹文轩等名家分享自己的创作趣闻,推介“枕边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现代出版社等单位和70余家读书会、200家书店共同发起“阅读一小时·2020”线上读书嘉年华活动,近10万名读者报名参与。
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告诉记者,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9.3%,高于纸质阅读59.3%的接触率。“数字化阅读的增长,是阅读的幸事。它让信息快速普及,消弭城乡之间原本巨大的鸿沟,甚至消弭了文化程度差异造成的信息接触差异。”
(光明日报)2020年4月23日
【材料三】
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读书的方法最好,你还是随自己的兴趣来读。
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换另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保有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清晨,在开始工作之前,我总要读一会书,书的内容不是科学就是哲学,因为这类书需要清新而且注意力集中的头脑,这样我的一天开始了。
当一天的工作完毕,心情轻松,又不想再从事激烈的心智活动时,我就读历史、散文、评论与传记;晚间我看小说。此外,我手边总有一本诗集,预备在有读诗的心情时读之,在床头,我放一本可以随时取看,也能在任何段落停止,心情一点不受影响的书。
——英国作家毛姆
【材料四】
若为求知,你先要明确所求的领域和程度,然后去找最合适的书,现在的书,无论是纸本还是数字化的,数量都远远超出了个人的接受能力,哪怕你有一目千行的本事也不行。学问是越分越细的,以前文史哲,数理化,现在光数学一科就分出很多支,所以读书要学会选择。
复旦图书馆里有几位常客,其中有个九十多岁的退休干部,每天骑自行车来,门一开就到,中午吃饭时间再走,而且只坐在港台报刊附近,整天在看。美国唐研究基金会的主席罗杰伟最初是个电脑奇才,企业家,他做企业赚了大量的钱,后来退出,在芝加哥大学做讲座教授,成立了唐研究基金会,赞助很多唐研究刊物。
为了人生的乐趣、生命的需求来看书的人越多,社会才越发达,人的进步程度也越高。随着中国进一步发展,每个人都应该用更多自由时间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人生享受。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