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06-29
中考模拟
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60分)
阅读

    【材料一】5G,又称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或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未来5G中,面对大规模用户的音频、视频、图像等业务急剧增长,如何有效地分发大流量的业务内容,降低用户获取信息的时延,内容分发网络(CDN)将解决这一难题。CDN将系统综合考虑各节点连接状态、负载情况以及用户距离等信息,通过将相关内容分发至靠近用户的CDN代理服务器上,实现用户就近获取所需的信息,使得网络拥塞状况得以缓解,降低响应时间,提高响应速度。CDN网络架构在用户侧与源服务器之间构建多个CDN代理服务器,可以降低延迟。当用户对所需内容发送请求时,如果源服务器之前接收到相同内容的请求,则该请求被DNS重新定向到离用户最近的CDN代理服务器上,由该代理服务器发送相应内容给用户。因此,源服务器只需要将内容发给各个代理服务器,便于用户从就近的带宽充足的代理服务器上获取内容,降低网络时延并提高用户体验。

    【材料二】5月13日下午2点,浦口分院的主刀医生开始用腔镜探查病患胸腔。与以往手术不同的是,在混合现实远程协作技术和移动5G网络的“双重”加持下,远在20公里外的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也“同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胸腔内的情况。

    此次手术建立在混合现实远程协作技术与5G网络的协同助力的基础上,双方专家团队可以“同步共享”高清音视频、患者影像数据、手术方案等数据,为患者安全、手术质量提升上了“多保险”。记者获悉,此次江苏省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的5G网络下的混合现实远程肺部手术为江苏混合现实5G智慧医疗探索交上了第一份成功答卷,在国内尚属首例。在5G和混合现实技术支持下,医疗机构及急救车可统一纳入院前急救联动系统,急救诊疗流程将得到高效规划、优化,从而缩短急救响应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大生机。

    【材料三】5月17日是第51个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华龙会客厅请来重庆市有关专家为网友解读5G时代你需要了解的事。

    记者:今年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我市提出“5G改变社会,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共建智慧安全城市”这一主题,请问,聚焦这一主题的背景是什么?

    蔡立志:今年初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手机网民规模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达98.6%。如今,5G时代又一步步向我们走来。5G和4G相比,更高、更快、更强,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

    而随着网络普及率的逐步提升,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网络病毒、网络攻击,以及前沿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都受到亿万网民的关注。

    面对现实网络的安全问题,以及未来网络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高度警惕、未雨绸缪,既要认识到网络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发展动能,亦要清醒看到潜伏在网络下的安全隐忧。在迎接5G时代的同时,提出“5G改变社会,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共建智慧安全城市”的主题十分必要。

    记者:打击整治通信网络违法犯罪,市民群众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自我防范?

    吴立勋:市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谨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五大守则:一是手机短信内的链接都别点,防止中木马病毒;二是切记凡是索要“短信验证码”的都是骗子;三是无论电话、短信、QQ聊天、微信对话中绝不提及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医保卡号等信息,以免被诈骗分子利用;四是钱财只进不出,任何要求自己打款、汇钱的行为都需谨慎;五是个人隐私泄露泛滥,陌生证据莫轻信。

阅读

信仰之光

周国平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

    ②真正的信仰是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③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

    ④因此,人应该确立起真正的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

(有删改)

阅读

只为给你写封信

包利民

    ①春天刚刚过去的时候,我回老家办些事。由于老宅一直空着,身处其中,仿佛周围只有往事拥挤。所以,当敲门声响起,竟吓了一跳。是邻家阿姨,她递给我一封信,说是收到一年多了,一直没机会交给我。

    ②很是奇怪,怎么会有人把信寄到老宅?看信封上的寄信人地址,是一个遥远的山区,有些熟悉。仔细回想,记忆的迷雾散尽,二十年前的往事清晰如昨。

    ③当时正是暑假,学校让我们去山区社会实践,我所去的,便是那个地方,极为偏僻落后。整个破落的学校,也没有多少学生,不过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用他们纯澈的目光濯洗心上的尘埃。那时,每天的晚饭村里安排我去每一家轮流吃。一个叫张利的男生家里,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有个姐姐,13岁,瘫痪,两条腿极细,长年坐靠在炕上。第一次见到时,她正拿着一本书在看,抬头看向我时,眼睛很亮,就像天边刚亮起的星星。

    ④张利的姐姐叫张英,她一直在看着那本弟弟的语文书,时而问弟弟不认识的字。张利就说:“老师在这儿,你直接问老师啊!”她看了我一眼,有些羞涩。那个晚上吃过饭,我听她给我读书到很晚。直到走到夜色里,她的声音仍在耳畔,就像长长的风,带着暖暖的感动。

    ⑤后来,有时天气晴好的周末,张利会把姐姐背到学校,然后我教她读书识字,有一次,我教学生们作文,正讲到书信体,然后就引来这个小丫头一连串的追问。她开始时甚至连信是什么都不清楚,我便告诉她,信就是写给远方的人,她却说:“可我认识的人都在身边啊?”我说总会有认识的人离开的时候,她又问为什么要离开呢?最后终于让她明白了一些,她又问:“老师会离开吗?”我点头,她就黯然了。沉默了一会儿,就让我教她写信。

    ⑥我轻轻地剪开信封,两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纸,打开,第一行:“老师……”仿佛耳边依然是那略带羞涩的声音,面前依然是那双明亮的眼睛。字迹很工整,看得出硬笔书法还是很有功力的,由此可以想象,这二十年来,她是如何努力的。当时她很少写字,识字都是通过看字形硬记下来,还是我鼓励了多次,她才很陌生地拿起笔,小心翼翼地照着写下第一个字,第一个字是“老”,第二个字是“师”。

    ⑦我一字一字地看完信,心里就像尘埃飞尽,刹那间开满了千朵万朵的花儿。信并没有写多长,也没有写她这些年怎样的生活,多是回忆曾经在一起的那些日子,虽然很短暂,却是共同的经历。我在那个小小的山村,只呆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走的前几天,张英让弟弟背着她,每天都在放学后去学校,什么也不说,就是练习写字,反复地问写信的具体问题。她说,以后等她觉得自己学得可以了,就写信给我,并要了我的地址。我走的时候,弟弟背着她,送我,她依然没有说什么话,眼睛看着我要去的方向,仿佛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⑧信中说:“我练习写字,就是为了给老师写封信,可是后来,一年年过去,每当我觉得自己可以写信的时候,弟弟都会告诉我,老师现在很厉害,是作家,发了很多文章,又出版了什么新书。然后,我只好继续学习,也考了自考,也发了文章,可是,这些都是生活的附丽,其实,我这一切真的只是为了给老师写封信……”

    ⑨心里软软的,满溢着感动。我知道,即使没有我在,当年的那个小女孩也会一样的努力,从我第一次看到她读书的样子,看到她的眼睛,就已经明白。虽然她没有说她生活的状态,可我想也一定是葱茏着无尽的美好和希望。二十年的时光,这封信从遥远处飞来,载着那个女孩所有的努力,化作我心里的一颗种子……

(选自包利民散文集《数尽花朵一生香》,有删改)

作文(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