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北京市平谷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5月模拟(一模)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06-28
中考模拟
单项选择:(共45分,每小题1.5分,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机读卡上)
材料分析题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制度建设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史是一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赵毅《统一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材料二:(贞观年间) 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阳)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冬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赉(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 ,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

年份

1921年

1925年

粮食产量(普特)

22.13亿

44.24亿

——《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五: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兴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材料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材料三:1835年,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大学毕业后,马克思颠沛流离,时常面临饥饿的威胁,但他初心不改,始终坚持忘我工作,终于在1848年和恩格斯发表了一部震撼世界的著作。该著作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

中国近代史上,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2018年5月4日)

材料四: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各地相继涌现出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和团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交往 交流 互鉴

材料一:南海一号古船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南海I号"长约30米,宽近10米,型深3米多。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整艘船没有翻、没有侧,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的木质比较坚硬。"专家们已算过船上文物有6万到8万件,打捞出水的大量金、银、铁、陶瓷类器物以及万余枚铜钱。根据水下试掘资料,沉船所载文物以瓷器为主,分属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宋代几大著名窑系的外销瓷器,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

南海一号古船

材料二: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

史实(部分)

西汉

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唐朝

   A  西行天竺;   B  东渡日本;遣唐使来华

宋朝

设立市舶机构;海路贸易兴盛

元朝

丘处机到访中亚;马可·波罗来华

材料三:工业资本主义的全球作用导致了对世界人力物力资源的更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事实上,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到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到1913年间增加了7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千年运河水,孕育着无数的华夏儿女,传承着浓厚的中华文明。京杭大运河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遗产。某历史社团开展了京杭大运河的考察活动。

【文献研究】

材料一: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完成于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截弯取直于元朝时期。元世祖至元30年(1293年),从通州到北京积水潭的通惠河全部竣工,全长160余里。这样,杭州的漕船就可以直接行驶到北京城内。比隋朝大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明清两代都对大运河进行了扩建,大运河年漕运量保持在400万石左右。运河沿岸开设了许多酒肆、茶楼、勾栏(剧场)、灯红酒绿,彻夜笙歌。元朝时期又出现了蜚声全国、流芳百代的戏曲名家,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王实甫的《西厢记》等名剧纷纷上演。

-----荀德麟《京杭大运河》

材料二:京城“运河”还曾经历过一场巨大的国耻。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次年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条约规定以玉河故道为纵轴,东江米巷为横轴,划出一块外国人占据的禁地,这条玉河开始被外国人称为“玉石运河”(Jade Canal),沿岸建造了英国、日本、意大利使馆,两侧街道命名为“运河街”(Canal Street),但只是一条终年干涸的污水沟。后来禁地开放,改名为“御河桥”街,上世纪50年代填平改为绿地,街道命名为“正义路”。

-----李德楠《大运河》

【实地考察】

材料三:考察笔记(节选)

通惠河开浚后,陆续建起了一批规模宏大的粮仓。南新仓位于北京市东四十条22号,是明清两朝代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起建,至今600余年历史。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是京都史、漕运史、仓储史的历史见证。

-----梁雪松《中国大运河概要及北京段》

材料四:考察笔记(节选)

通州八里桥又名永通桥,始建于1446年的明代三孔石拱桥,横跨在通惠河上,是通州至北京大道上的必经之处,因距通州八里而得名。现已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文物名录。1860年清军与英法联军在此苦战失利,英法联军进占北京城。

-----梁雪松《中国大运河概要及北京段》

【成果运用】

材料五:大运河曾经的荣光和失落已成记忆,大运河亦将迎来重放光彩的一天。

①2002年12月27日,京杭大运河成为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环节和通道,通过它长江下游的水得以送到北部缺水的山东和河北等地。

②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2013年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浙东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名称改为“大运河”。

④2014年6月22日,包括京杭大运河在内的“大运河”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董文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