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题

作者UID:7189882
日期: 2024-06-28
中考模拟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 分,共15分。)
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5分,第16题8分,第17题8分,第18题10分,第 19题9分)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确保国家根 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某校八年级(5)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围绕这一课题,搜集多则史料,进行系列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篇】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的 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权利。

——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  “大萧条”到来后,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 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另一方面, 部分必须品的价格又不像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大,农民因无力偿还债务,1929-1933 年间,有100多万户农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了他们的财产。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中国篇】

材料三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从五个方面去了解,一是统治者重视农业:如商鞅变法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的盛世无不是与农业发达有关;二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三是农作物的引进推广;四是水利工程的兴修;五是……

材料四  夫欲盛而费广 ,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

——唐太宗

材料五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以上内容均摘自岳麓版八年级《中国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的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 礼、“孔子以诗、书、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 《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  它促使了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 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九上《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 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摘编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四  《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里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巨大的生产力,而且它还产生了运用这个武器的人——现代工人阶级。现代工人阶级处于被 奴役的最下层,又是大工业的产物,因而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们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并肩负着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

——摘编自九上《教师教学用书》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