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日期: 2025-04-16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 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他们进一步认为,“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合理依据。于是,亲情及其向外扩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周人将认同血、亲等作为社会认同的规则
B、 殷商“重祖”观念是西周宗法思想的基础
C、 西周将个人情感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来源
D、 西周构建的社会秩序实现了人际间的和谐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对纣王之子等先代贵族进行分封。这表明西周初期(   )
A、 追封先代贵族构成分封制主要内容
B、 充分认识前朝残余势力的严重威胁
C、 间接承认原有政治力量的统治策略
D、 分封有效扩大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

——摘自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摘自《朱子家训》

睦宗族,和乡邻。禁凌暴,守法纪。戒争讼,莫为非。宣圣谕,敦族义。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节选自《中国古代家规族约》

材料二: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曾国藩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认为“中国自强之本在立机器局,开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也。”李鸿章在《谕玉侄》中说“吾国自古相传之伦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竞争愈烈,故吾之伦理,愈不适应于当世,而吾国人犹泥之,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日受人侮也”。左宗棠教育子女“读书只要明理,不必坚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终日读书,而所行不逮一村农野夫,乃能言之鹦鹉耳,纵能掇巍科、跻通显,於世何益?於家何益?非惟无益,且有害也。”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

——摘编自陈延斌《洋务派家训初探》

请回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