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试卷

日期: 2025-04-02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1862年浙江人叶澄衷在上海虹口美租界开设了近代上海第一家五金行号“老顺记”。由于叶澄衷注重信誉,不久美孚石油请由“老顺记”推销煤油,“老顺记”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该现象表明当时(    )
A、 外商企业刺激了民族工商业诞生
B、 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依赖于外商
C、 部分民族资本家重视经营策略
D、 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起步较早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一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汀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   )
A、 极人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 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D、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买办”一词,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清初专指为居住广东商馆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买人或管事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雇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以下与之相关评价,正确的是(    )
A、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与买办一致
B、 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因买办的出现得到了推动
C、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买办
D、 帮助西方列强进行军事侵略是买办的主要任务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下图所示的经济形态是(    )

A、 洋务经济
B、 民族资本主义
C、 外国资本主义
D、 官僚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城市,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但这些繁荣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出现这一局面说明(   )
A、 中国城市发展有限,无力带动农村经济
B、 农村经济落后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
C、 中国沦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D、 欧美列强控制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
史料记载,江南制造总局在整个洋务运动时期共翻译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7部44本,其中公法交涉类2部26本。同一时期,京师同文馆共翻译西书25种,其中国际法与外国法类就占了5种。这反映了(   )
A、 内忧外患促使政府调整对外政策
B、 向西方学习成为国人的共识
C、 洋务派运用国际法处理外交事务
D、 洋务运动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受到了外国资本主义猛烈冲击,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   )
A、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
B、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封建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