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20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日期: 2025-03-30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一选。(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多选哦!)

文物是解释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中,最能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的是(    )

A、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 春秋铁制农具
C、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D、 商鞅铜方量
图表资料是形象化、量化的历史资料,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文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 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大动荡和大变革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由此可知,通判 (   )
A、 是地方的知州、知县
B、 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C、 牵制地方官员的权力
D、 把地方财赋转运至中央部门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下列所示情景应选入该时期的是 (   )
A、 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
B、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
C、 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
D、 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
下面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几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中①(    )

A、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 推翻了长达276年的明王朝的统治
C、 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
D、 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漫画《跟不上》反映了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困制约了工业、城市及整个社会发展空间。农村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始于(   )

A、 “一五”计划推行
B、 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开展
C、 “大跃进”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欧洲中世纪晚期,一位呢绒工场的工头吩咐道:60个人中,12人选料、染色和洗羊毛;30人纺纱、刷毛和梳毛;12人织呢和剪呢,剩下6人帮助别人干活。这段材料表明(    )
A、 手工工场有了较细的分工
B、 手工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者
C、 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D、 手工工场的工人能够享有工场主的分红
1919年6月,某报纸发文说:“600万人躺在坟墓中,3个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对这次“瓜分地球”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严重削弱了一战后的日本
B、 中国对此结果表示肯定接受
C、 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 加剧多方矛盾,形成新的隐患
下面时间轴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方框中应填入的事件是(   )

A、 德国进攻莫斯科
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德国吞并奥地利
D、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
A、 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
B、 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C、 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D、 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材料解析(本大题共4小题,计40分。)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

——《汉书》

材料三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四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中共十九大的主题。回顾中国近现代的奋斗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二 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座的四周,嵌有10幅巨型浮雕,高2米,总长度为40余米,概括了从1840年到1949年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是其中两幅。

材料三  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如今,海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与沿海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材料四 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30%。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一一摘自2018《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上,大国崛起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改革创新则是大国崛起的共同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成立的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其目的是让它们起示范作用,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因为这项政策允许某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进化论者对它心怀不满。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决心建设“一个国家内的社会主义”…凭借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来引导和调节生产。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斯大林发起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旨在将苏联改造成一个现代化强国。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罗斯福 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