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日期: 2025-04-14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
C、 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D、 诸侯国弃国逃亡,西周灭亡
东晋政府鼓励屯田,南朝宋文帝劝课农桑,下令“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劝导播殖……各尽其方。”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
A、 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B、 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 巩固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D、 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市舶收入在宋朝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宋高宗初年表现尤为突出。那时,南宋政府的年收入不满1000万缗(缗:古代铜钱计量单位),而市舶收入已达150多万缗,竟占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15%。材料说明(   )
A、 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B、 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
C、 海外贸易是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D、 航海技术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重要原因
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 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 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 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反思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冲击与反应一直是主流思想。“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 清政府与西方的完全隔绝导致了其走向衰落
D、 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制共和国;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以巩固革命以来的成果。这表明,当时的英、法、美国都主张(   )
A、 以革命暴力手段推翻旧制度
B、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 通过立法确保资本主义制度
D、 建立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

材料解析(本大题共4道小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无论中外,顺应历史潮流发展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力地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

——《中国古代史资料》

材料二 14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在意大利兴起……15世纪后半期扩大到欧洲其他国家。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的《世界史》

材料三  英国曾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国家,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随着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英国人在君主立宪的政体之下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英国所创建的这种新型政治制度,终究营造出一种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英国能够有充足的精力投身于经济发展和海外扩张,为走向强盛创造了条件。英国始终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前列,成为新时代的领头羊。而英国之所以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就在于英国在不断地进行“制度性的创新”。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

材料四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每一次成功的历史实践都蕴含着政治家的治国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政府效仿西方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小学教育。据统计,1877-1890年日本在小学教育财政支出递增13%以上。

----万峰《日本历史》

材料二 1921年,随着外来干涉被粉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开始显露,引发了部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和骚乱。面对严峻的形势,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推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新政策规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商品经济和一定范围的私人贸易;允许私人开设小型工业企业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后,很快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长武《试解邓小平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一次评价》

材料三  罗斯福在推行其他措施的同时,把社会保障法作为达到总目标的重要步骤。工时工资法令,就业保险、老年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法在罗斯福的总设想中,须完成以下三个任务:一是缩短工时、增加工资,刺激总需求;二是增加就业,刺激总需求;三是调节总需求,保证总供应与总需求长期平衡。社会保障制度对美国社会遏制经济危机、形成社会经济生活的良性循环,使美国的经济政治协调地、稳定地发展,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田金星《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法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四 1978年,邓小平审时度势,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到如今已经走过了40年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刘文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交流与合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材料二   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经济集团间或跨国公司可以取长补短,扩大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通过合作,使自己的商品更具优势;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说,各个参与国际分工的主体利益不尽一致,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中必然会面对各种阻碍因素,这更需要各方学会合作。

——摘编自王玉《经济全球化中的合作与竞争》

材料四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各国都在追求和平、发展与合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国际发展合作描绘了新蓝图。在此背景下,我们欢迎各国积极开展双边、三方、区域和多边合作,消除贫困,创造就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推进市场化产业转型,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我们高兴地注意到,各国发展战略和互联互通合作倡议层出不穷,为加强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