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同步试卷

日期: 2025-04-10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英国政府曾经通过立法,规定被赶出农村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乞丐,都要在肩上打烙印, 被迫从事强制劳动,如果他们胆敢抛弃劳动再度行乞,就要处以死刑。该立法( )
A、 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B、 巩固了自然经济的地位
C、 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D、 阻碍了圈地运动的推行
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指出:评定政府的好坏有两个标准:第一是组成社会的人民是否具有美德和智慧,第二是该政府形式能否促进人民的智慧和美德的发展。因此他认为代议制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形式,因为(   )
A、 代议制政府是一种至善至美的政府
B、 代议制政府最高权力来自统治阶级
C、 18世纪中期的法国政府是这种好政府的典型代表
D、 代议制政府会因国家和文明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
有学者说:“光荣革命自身也就成为一种传统,为以后的英国人们提供历史依据。”该学者意在说明光荣革命(   )
A、 清除了政治体制中的君主残余
B、 开启了保守而渐进的民主之路
C、 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迅速发展
D、 完成了国家权力中心成功转移
英国内战期间(1642﹣1651),大约每10个成年男子中就有1人死亡,总共约有85000人死于战场,约10万人死于战争所导致的创伤和疾病。这给英国政治变革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放弃共和理想改走立宪之路
B、 采取温和的渐进式变革道路
C、 强化议会下院对王权的限制
D、 实行孤立主义政策避免战争
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   )
A、 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B、 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 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1861年,伦敦有家报纸注意到时:“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 的议案是通过政府之手。”这反映出(   )
A、 下院的职责是通过政府议案
B、 民主政治的完善
C、 议会对政府具有行政监督权
D、 内阁权势的扩张
1848年,英国漫画家威廉·纽曼在《庞奇》杂志上发表了一首题为“脏兮兮的泰晤士老爹”的配图诗。其中“泰晤士老爹”被拟人化的描绘成一副流浪汉的模样。该图客观上说明(   )

A、 工业化带来环境问题的必然性
B、 政府有必要增强自身社会职能
C、 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D、 社会底层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力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又称贵族院,进入上院的均为世俗贵族与宗教贵族,其席位被贵族阶层所垄断。下院又称平民院,议员由选举产生。

以19世纪初英格兰202个选邑为例……选民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选邑多达159个,而这些选邑至少可以选出313名议员,约占英格兰全部489名议员总数的64%。在50人以下的选邑中,20个人口20—50之间,4个人口在10—19之间,1个人口只有5名,还有两个根本就没有人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伦敦地区人口已达百万,也仅有10个议席。1820年时,新兴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人口总计50万,却未能分配到一个席位。

根据1710年的议会法案,各郡议员只能由年收入600镑以上者担任,而市镇议员也须由年收入300镑以上者担任。这些规定显然是把中低收入阶层排除在议会之外。在郡选区,选举的独立性仅限于贵族阶层,谈论选举的民主性非常荒唐可笑,因为收买选票的事情往往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每到选举期间,候选人争相贿赂选民,最为直接的是给选票开出价码。收买选票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下层选民来说,选票就相当于一笔财富,因而随时愿意卖给开价最高者。据统计,1782—1820年间65位内阁成员中,43位是贵族,剩下的22位中14位是贵族之子,其他8位也与贵族有着亲戚关系。

材料二:英国的政治制度变革一般采用暴力革命或者和平改革(这里是指“光荣革命”和议会改革)的方式。到底该采取哪种方式呢?就英国而言,最终采取的是和平改革方式。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光荣革命形成的传统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和平解决问题的框架,使得通过改革完成政治民主化成为可能”。

——摘选自《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