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讲《太平天国运动》

日期: 2025-03-28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反映( )
A、 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 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
D、 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2年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并提出“物物归上主”。但是,“上帝”、“上主”、“天”都不能挽救太平天国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   )
A、 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太平天国领导者没有践行《天朝田亩制度》
C、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一个根本性的内容,就是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促使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希图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主张(    )
A、 与《天朝田亩制度》一脉相承
B、 通过立法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C、 继承并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
D、 实际上否定了空想农业社会主义
阅读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 传统官本位意识导致太平天国内部党争
C、 思想文化的冲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范畴
阅读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 思想文化的冲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
C、 传统官本位意识导致太平天国内部党争
D、 太平天国运动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范畴
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
A、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 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 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下图为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发布的诰谕截图。它反映出

A、 太平天国运动旗帜鲜明地举起反侵略旗帜
B、 太平天国运动与传统农民起义有着本质区别
C、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D、 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大局已定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 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B、 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C、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D、 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国学大师钱穆说太平军“他们太不懂政治……国号太平天国,早可预示他们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反映该论断的是(  )
A、 永安封王失去民心
B、 《天朝田亩制度》脱离实际
C、 天京事变自相残杀
D、 《资政新篇》束之高阁
当代著名史学家秦晖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无论作为民变还是作为西化,它都显得十分另类。”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A、 仍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 旨在化解外来的民族危机
C、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是近代文明转型初期的产物
下述主张出自于《资政新篇》的是(  )
A、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B、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C、 “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
D、 “兴医院以济疾苦……仰体天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
下图是19世纪40至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扶植代理人
B、 清政府逐渐强化中央集权
C、 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
D、 科举考试增加汉人录取率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