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8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日期: 2025-04-02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属于有机化合物,氧化分解可释放能量,专为反应供能
B、 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C、 适宜条件下,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具有更强的去污能力
D、 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 利用过氧化氢、鲜猪肝均浆和氧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猪肝研磨液设计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实验思路,下列有关该实验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

2 mL

2 mL

2

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

1 mL

/

3

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

1 mL

4

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5

观察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A、 将操作步骤1、4互换,可使实验思路更科学合理
B、 应增设丙组对照,其处理是2 mL3%H2O2+1 mLH2O+2滴20%猪肝研磨液
C、 步骤5的操作方法可改为“记录试管内停止产生气泡所需的时间”
D、 将实验自变量替换成“温度”可用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某实验小组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B、 曲线II为对照组,曲线I为实验组
C、 淀粉酶降低了淀粉水解所需的活性能
D、 化合物X改变了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
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甲中物质a为二肽,则物质c为同种氨基酸
B、 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图乙中曲线表示图甲中物质a在不同条件下的浓度变化
D、 图乙中曲线①②③的差别可能是温度不同造成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稀释的唾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出现紫色反应说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B、 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检测反应结果
C、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蔗糖分子可以穿过植物细胞原生质层中的细胞壁,但不能穿过细胞膜
D、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所使用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一种指示剂,随着实验过程的进行,二氧化碳可以使其由蓝变绿再变为黄色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①组(20℃)②组(40℃)和③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
B、 ③组在t1之后产物不再增加是由于底物被彻底耗尽
C、 为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应将各组的酶和底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
D、 本实验所用的酶最可能是过氧化氢酶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多数核酶能够以自身RNA为底物,在特定位点通过催化水解反应参与自身RNA剪切、加工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同来源的核酶,其专一性、作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B、 核酶能够催化特定部位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C、 核酶是基因表达的产物,相关基因经转录和翻译合成核酶
D、 核酶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且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温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温度既影响化学反应本身,又影响酶分子的热变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分子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热变性
B、 温度越高,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C、 随着温度升高,酶变性的速率先增后减
D、 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也是酶保存的最适温度
下列对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B、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是无关变量
C、 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D、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原生质层外侧溶液的浓度是无关变量
已知药物a能使淀粉酶和淀粉结合的机会减少,但不会影响淀粉酶活性;施加药物b能使淀粉酶活性丧失。图为淀粉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其中乙组使用了少量药物a处理。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在0~t1时,甲、丙两组均可能使用了药物a处理
B、 在t1时,丙组可能适当提高了反应温度
C、 在t1后,甲、乙两组中的淀粉酶活性均小于丙组
D、 在t1后,甲组可能因使用药物b而导致曲线不再上升
荧光素酶可以催化荧光素氧化成氧化荧光素,在荧光素氧化的过程中会发出荧光。在荧光素足量的条件下,研究人员用不同条件处理荧光素酶后,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点限制因素不可能为荧光素或荧光酶的浓度
B、 Mg2+处理可使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氧化时的活化能升高
C、 用Mg2+处理荧光素酶可以减少其用量
D、 高温和Hg2+处理可能使酶变性失活
图1为乳糖酶作用机理,图2是温度对乳糖酶催化效率的影响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0℃时乳糖酶的结构被破坏
B、 70℃时乳糖酶的结构被破坏
C、 A是乳糖酶,其最适温度是40℃
D、 B是乳糖酶,其从70℃至40℃可恢复最高活性
如图所示,在酶的最适温度和pH下,增大M点反应速率的方法是(    )

A、 改变pH
B、 增加底物的浓度
C、 延长反应时间
D、 升高温度
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底物浓度不能改变酶催化活性
B、 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度
C、 减小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D、 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