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0讲《两次工业革命》

日期: 2025-04-01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中叶,……大量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距离在拉大,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B、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
C、 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 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在工业时代的早期,企业绝大多数属于(   )
A、 大企业
B、 国际联合企业
C、 跨国公司
D、 中小企业
据统计,英国在1700年至1851年,制成品在进口商品中的比例从28.4%下降到4.9%,原料从45%上升到58.2%,1831年曾高达70.4%,食品从26.6%上升到36.9%。英国进口商品结构出现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工业革命开展带来的客观影响
B、 通过殖民扩张掠夺了更多的原料
C、 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日益饱和
D、 圈地运动造成农业生产持续下降
 

年份181518501860
人数25万4万0.3万

1815—1860年英国手工织工人数变化表。这可以说明当时英国(   )

A、 纺织行业渐趋衰落
B、 阶级矛盾不断缓和
C、 机器生产日益增多
D、 工人生活日趋困苦
19世纪后期欧洲出现金融革命,跨国金融机构使得资金的流动不再受到国家和地域的限制,现代支付方式和手段,如信用证和旅行支票都已出现,证券业和旅游业繁荣起来。据此可知(   )
A、 金融革命直接推动了近代旅游和信贷业的诞生
B、 工业革命促进了支付手段的革新和资金的流动
C、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金融革命的出现
D、 金融革命的出现说明欧洲统一的货币市场形成
关税是政府在国境关口向进出口商人征收的税。 下列对“英国关税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图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关税收入上升导致经济出现衰退
B、 工业革命时期关税收入保持稳定
C、 《权利法案》 颁布阻碍了关税收入
D、 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增加关税收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的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敦,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这反映出(   )
A、 工业革命是科学革命发生的根源
B、 19世纪科学革命的中心发生转移
C、 工业革命推动科学革命深入开展
D、 科学进步是工业革命的必要前提
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
A、 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铁路运输业
B、 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 相对论——人造卫星——第三次科技革命
据统计,19世纪初,一个成年黑奴种植生产出来的棉花,在世界市场上可以卖到600美元.而种植出来的烟草、水稻,只能卖到60.70美元。这表明(   )
A、 黑奴劳作价值大幅降低
B、 技术革命影响原料价格
C、 世界市场烟草趋于饱和
D、 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 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 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D、 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下表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由此表可见,当时(   )

A、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B、 欧美工业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C、 欧美各国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D、 英国对外贸易增速居于世界首位
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
A、 说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
C、 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 加快了英国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立法的步伐
英国技术专利制度起源于12世纪。纺织业作为英国经济的排头兵和科学技术的应用集中领域,出现了很多发明专利和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纺织设备。1700年到1800年期间,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如图8所示。由此可知(   )

1700~1800年纺织业发明数量


A、 自然科学理论促进了纺织业的发明和革新
B、 18世纪英国是唯一确立了专利制度的国家
C、 专利制度保障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 专利制度建立是英国国力强盛的根本原因
下图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据图可知(   )

A、 德国经济跃居欧洲第
B、 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C、 美国的殖民地最为广阔
D、 世界工业格局发生变动
钢琴家们乘着风驰电掣的交通工具可以迅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在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甚至兴起了一股长途有偿巡演的风潮。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工业革命推动钢琴艺术商业化扩大
B、 工业革命方便了艺术家们的出行
C、 钢琴艺术开始成为人们的休闲选择
D、 工业革命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
1769年,英国人韦奇伍德开办了陶工场,在工场内将制陶工序细化,每个人只完成一道工序,并根据每道工序计算出每个车间需要的人数,由此一改英国制陶业的落后面貌。据此可推知(   )
A、 劳动组织形式变化有助于机械化
B、 近代标准化生产模式已经诞生
C、 工业革命中的行业重组尚未启动
D、 传统制陶工艺已退出历史舞台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在1869年中央太平洋铁路修通之前,美国东西部没有一条便利的交通线路。巴拿马运河没有开通,美国人从纽约到旧金山需要乘船绕行整个南美洲,最短的也要6个月。

19世纪中后期,今天的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以及犹他州等地纷纷被并入美国。东部人要冒着巨大的生命及财产危险才能到西部去,同时,加州的物产也很难运到东部来。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和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为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只要其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由于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根据修建铁路的里程来发放的,所以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建设速度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1849—1882年,共有30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数集中于西部。最初,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后来则主要人事筑路。

这条铁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完工了。自此,美国从一个只有名义上存在的国家,变成一个真正完整的国定,美国经济以展开始进入狂飙突进时期。

19世纪的美国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铁路成功史。交通运输业极大地刺激了对铁路沿线地区的投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各州的分工和专门化生产。到19世纪末,美国西部经济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俄亥俄河以北的“小麦王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棉花王国”。铁路大通道的建成,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西部的城镇化进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西部催生了众多的“铁路城镇”。五大铁路干线所到之处,一大批中小城市从无到有、欣欣向荣,使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日益繁荣。

——高连奎《为何美国是老大》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