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肥城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下列有关这些条约的说法与《南京条约》相关的是(   )
A、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B、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D、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今年(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对中国而言,五四精神就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五四运动是一场经过长期准备的运动
B、 6月5日后,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C、 五四运动扩大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 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取得了最彻底的胜利
历史评价,是指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等进行分析、评判,作出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论断。下列对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或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C、 三枚邮票承载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D、 三枚邮票承载着爱国将领共赴国难的革命气概,相关人物有杨靖宇、李宗仁、彭德怀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
B、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D、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略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这条崭新道路上,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
A、 井冈山会师后,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巩固并扩大了根据地建设
B、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发生在1936年10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C、 一二•九运动是北平青年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D、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提议召开“新古田会议”:不忘初心,方能本色前行。下列符合1929年“初心”要求的建党建军原则是(   )
A、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B、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C、 工农武装割据
D、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

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生产关系,是我国不同时期农村改革不变的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家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阐发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一一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材料四: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意见》指岀,“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新华网》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