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作者UID:15552719
日期: 2024-11-14
期末考试
单选题
语言表达
名著导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

(乙)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四于心,则馁矣。我故日,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四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节选自《孟子》)

(注释)①浩然:盛大而流动的样子。②慊:快,痛快。③告子:名不详,可能曾受教于墨子。④正:止。“而勿正”即“而勿止”。⑤闵:担心,忧愁。⑥揠:拨。⑦芒芒然:疲倦的样子。⑧其人:指他家里的人。⑨病:疲倦,劳累。⑥耘:除草。

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北极下起“塑料雪”

    人们心目中洁白无瑕的北极下起“塑料雪”,这是怎么回事?

    据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在北极发现了塑料微粒的踪迹,数量之大令人震惊。尽管北极人迹罕至,但每一升雪中大约有超过1万颗塑料微粒。这意味着,即使在北极,人们也可能从空气中吸入塑料微粒,而目前塑料微粒对健康有何影响尚不清楚。

    北极惊现塑料微粒

    塑料制品给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它们会降解成大小不等的塑料微粒。一般而言,塑料微粒的直径小于5毫米。这些塑料微粒在陆地上比比皆是,也被发现存在于河流和海洋中。但如今,科学家在洁白无瑕的北极也发现了它们的身影。

    据美联社报道,来自德国和瑞士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在北极的雪中发现了大量塑料微粒,同时还发现了橡胶颗粒和纤维。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科学进展》杂志上。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研究人员采用一种低技术含量的方法,用一把勺子和一个烧瓶,从北极、德国北部、巴伐利亚、瑞士阿尔卑斯山脉以及北海的黑尔戈兰岛等地收集了雪样本。

研究人员利用专门分析程序,对雪样本进行检测。在所有样本中,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脉雪样本的塑料微粒含量最高,其中一个样品每一升雪中含有超过15万颗塑料微粒。相比之下,北极雪样本的污染程度虽较低,但数字仍触目惊心:该样本来自格陵兰岛东部弗拉姆海峡的一块浮冰,每一升大约含1.4万颗塑料微粒,在分析的雪样本浓度中排在第三位。

    “尽管我们预计到会发现污染,但塑料微粒如此之多依然让我们震惊。”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研究人员梅勒妮·伯格曼如此说,“很明显,雪中的大部分塑料微粒来自空气。

    经大气层“长途转移”

    北极被视为地球上最原始的环境之一,塑料微粒是怎么到达北极的呢?

    研究人员认为,塑料微粒被风吹来吹去,然后通过某种目前尚未明确的机制,通过大气层进行“长途转移”,然后通过降水或降雪等形式,被“冲刷”下来。

    美联社报道称,新研究表明,塑料微粒与尘埃、花粉、汽车废气中的微粒一样,可随空气飘散。塑料微粒正在被吸入大气,并被带到地球上一些较为偏远的角落。研究人员推测,北极的一些污染可能源自船只与冰面的摩擦,也可能与风力涡轮机有关。至于纤维,则可能来自人们的衣服,但目前尚无法确定。

    挪威大气研究所的苏菲博士认为,一些颗粒污染是局部的,一些则是从远处飘来的。“在我看来,我们正在分析和监测的大部分污染物,是从欧洲、亚洲和世界各地远距离‘运输而来的,其中一些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和活着的动物都具有威胁。”

    “我們不得不问,”伯格曼呼吁说,“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塑料包装吗?我们使用的涂料中需要所有的聚合物吗?我们能设计出不同的汽车轮胎吗?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

    潜在影响引发关注

    挪威科技大学生物学家马丁·瓦格纳表示,研究结果显示污染物浓度数值较高,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研究人员所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使他们能够识别小至11微米的塑料微粒——这比人类一根头发的直径还要小。

    “这很重要,因为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都着眼于更大的塑料微粒,”瓦格纳说,“基于此,我认为我们大大低估了环境中实际塑料微粒的含量。”

    “重要的是,这项研究表明,大气运输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会带着塑料微粒四处移动,并且可能是长距离和全球性的。”瓦格纳补充说。另外,雪可能是塑料微粒的重要储存器,融化时会释放塑料微粒,这一点以前从未被研究过。

    尽管人们越来越关注塑料微粒对环境的影响,但目前科学家尚未确定塑料微粒可能对人类和野生动物产生什么影响。研究人员提醒,作为污染源,塑料微粒在空气中的分布一直被忽略,但是,“我们真的需要知道塑料微粒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特别是考虑到我们呼吸时吸入的空气”。

    这一最新研究对那些认为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方“净土”的人来说,可能十分沉重。当地一名居民说:“这让我十分伤心,之前是海冰里有塑料,海水和海滩上有塑料,现在是雪里有塑料。在这里,我们每天目睹它的美丽,看到它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看到它被污染,这让人痛心。”

(选自《读者》2019年第24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我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大人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我的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③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④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我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我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⑤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⑥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涌动而来,真好。

    ⑦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把包鞭炮的纸张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⑧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⑨后来,慢慢地,条件好了,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⑩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些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⑪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默写
诗歌鉴赏
综合题
写作题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