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肇庆市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4-02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如图为汉代“车马过桥”画像砖,画面为二马拉一轺车,一骑吏在车的右后侧跟随。画像砖中的情境 (    )

A、 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B、 全面再现了汉初社会风貌
C、 说明中外文化交流成果显著
D、 反映了礼制对社会的影响
1861年,有人以古代春秋列国的形势,清楚地比拟当时列强并立的世界,并提出加强外交的建议。此后,用中国历史知识中春秋与战国形势来解释当时国际现状者,不下十数人之多。这反映出当时 (    )
A、 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侵略
B、 中国外交近代化已初步实现
C、 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受到了冲击
D、 清廷认清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时期,各大敌后抗日根据地逐渐形成军事发包制。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根据地拥有军事决策的裁量权,实现了财经方面的自给,同时实行属地管理。可见,军事发包制 (    )
A、 沿袭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道路
B、 有利于扩大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C、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 促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下面是毛泽东给鞍钢工人的回信。这一回信的历史背景是,当时中国 (    )

A、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逐步展开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已发生根本变化
C、 大规模工业化战略正在实施
D、 原有重工业基础得到充分的利用
如图为法国画家乔治·布拉克创作于二战后的作品《黑鸟》,一经问世便举世震惊。这 (    )

A、 反映了浪漫主义美术的嬗变
B、 说明了印象派绘画影响深远
C、 体现了现实主义作品的张力
D、 彰显了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争与经济文化交流,华夏族与其他民族逐步融合。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奠基时期。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具有开创性。汉朝长达四百年,国势强盛,影响深远。对外交往中,汉朝的使者被称为“汉使”,汉朝的人被称为“汉人”,汉朝的军队被称为“汉兵”,汉族族称的稳定性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汉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周边各民族,有的民族还显著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大量内迁,中原地区民族杂居的情况大大地发展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太宗一度被尊称为“天可汗”。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辽、夏、金三个政权都是仿照汉族王朝模式建立的,具有国号、年号、汉式政权机构和一系列相关的礼仪制度。它们的统治范围已不局限于其民族原居地,而是不同程度、越来越深入地拓展到汉族居住区。元朝大一统的重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版图基本奠定。在治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留学运动是伴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打开、西学东渐进一步扩大后逐渐开始发展的,它以1872年容闳倡导的留美幼童运动为肇始,在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时期形成留学潮。从清末到民国,走出国门留学欧美日的中国留学生,起码在10万人以上。留学生对西方物质文化的引入,改变了传统中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成为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组成部分。留学生对西方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引入,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解体。留学教育是文化开放的产物,一部留学史就是一部学习西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并逐步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历史。

——摘编自张应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与留学教育》

材料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学子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憧憬,克服难以想象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困难,返回祖国。他们归国后,为百废待兴的中国科技与教育等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时期的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的开放色彩。他们不仅仅限于单一的归国服务的传统模式,还创立了中外结合或来去自由的国际合作新方式。不少人与国内科研机构搞合作研究,或利用国外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献计效力。留学生在中国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突出。

——摘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论述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