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备考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 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勃兴)

日期: 2025-04-10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 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 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 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 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A、 铸铁技术的进步
B、 商品交易的需要
C、 审美观念 不同
D、 国家统一的推动
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人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   )
A、 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B、 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
C、 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
D、 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
战国时期,地方政府在每一年的年终时,要将这一年的户口、田地数额和赋税总额乃至治安状况都记录在上计簿上,呈交国君。这一制度(   )
A、 标志着官僚政治的确立
B、 保证了地方政治清明
C、 强化了中央财政控制权
D、 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
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说明(   )
A、 史书体例有所创新
B、 新式选官制度建立
C、 社会阶层发生变动
D、 统一历史趋势显现
如图是北京市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阐释正确的是(   )

A、 蓟国国君通过世官制继承
B、 蓟国贵族可以与宋国贵族通婚
C、 蓟国属于受召公管辖的范围
D、 周的文化形式通过蓟国覆盖到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西周时期,伯禽被分封为鲁国诸侯,他死后,其子不能自动继承为鲁公,而是必须回到宗周,由天子进行新的策命礼,称作“承嗣再命”。这一做法(   )
A、 确保了宗法制度的长期稳定
B、 旨在维护周天子的政治权威
C、 侧重于巩固贵族的等级特权
D、 保障了西周分封制度的持久
图1为商鞅变法时县及其以下组织的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

A、 激化了阶级矛盾
B、 瓦解了宗法制度
C、 加强了地方统治
D、 扩大了统治范围
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这表明他主张 (    )
A、 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
B、 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
C、 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
D、 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 青年男女恋爱完全自由
B、 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C、 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 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庙,除了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

材料二:甲午战后,华夏中心主义衰落。维新派号召保国、保种、保教,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1902 年,梁启超首次引入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现代观念,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希望“仿效美利坚民族的规模,把汉、满、蒙、藏、回五族同化成一个‘中华民族’,组成一个民族的国家”“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40 年,毛泽东提出“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中国各民族间的平等”。

材料三:1956 年﹣1966 年,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1960 年,石油工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发出“宁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吃大苦,耐大劳,铸就了铁人精神。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当螺丝钉”,勇于奉献,乐于助人,1963 年3月 5 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这一时期还涌现出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成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主要神话故事概况

上古时期

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故事,歌颂正义、善良、勤劳、勇敢、乐观、毫迈的精神。

夏商周时期

掌权者以“天子”自居。商朝将历代商王编入神话世系表;西周时,随着《周礼》的出现,神仙们开始有了姓氏;东周更近一步,增补了夏朝的神话世系谱,明晰了华夏一脉夏商周三代相承的历史。

秦汉时期

推崇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但又倡导不谈“怪力乱神”,扬仁孝抑神鬼,先秦神话典籍逐渐散佚,神话传说只能以宗教和民间的方式传承。

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百姓将精神寄托于鬼神之道,道教、佛教等宗教借此开始兴盛,华夏上古众神被边缘化,但没有消散,大部分融入宗教和民间神话体系。

唐宋以后

民间神话成为普通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其最高神仙是玉皇大帝,像是人间君王在神话故事中的映射,而天庭就像人间朝廷。一般认为神仙智慧高、品行好。普通的历史人物也被纳入神仙行列,关公、葛洪、尉迟敬德等等都可成为神仙。

——摘编自林响溪《古代中国神话考》和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