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装裱侯
王荀
侯书章从事装裱业,纯属偶然。十七岁那年,邻村一位书法家,给父亲写幅“耕读传家”斗方,笔底生花,力透纸背。父亲非常喜欢,让书章拿到城南装裱店去装框。店主斜视他片刻,轻蔑地说,你家那么穷,还配挂书法?侯书章伤了自尊,二话没说,拿起就走,心里暗暗起誓,一定要学会装裱,靠自己的双手,光宗耀祖。
虢州城里有三家装裱店,侯书章心气高,只身来到西安书院门。走进一家规模大、装潢好的门店,侯书章看到店内生意兴隆,店老板迎来送往,笑逐颜开,接下一个个装裱业务,三个装裱师忙得不可开交。
小兄弟,你有书画作品装裱?店老板看到侯书章,笑眯眯地问。
没有。侯书章摇头道,你店缺人手不?
你会干装裱活?店老板正缺人手,不由眼前一亮。
不会,我可以学,先从打杂干起。看到店老板的脸睛转多云,侯书章又说,管吃住就行,我不要工钱。
好吧。店老板点头答应。
时间眨眼过去了半年,这天,有位装裱师家因急事,请假两天。店老板眼看一批作品,不能按期装裱完成,急得焦头烂额。让我来吧?侯书章自告奋勇。店老板看他一眼,无奈地说,行吧,反正死马当活马医。
侯书章系上围裙,挽起双袖,将一卷四尺复背纸轻轻地展放在玻璃台案上,量好长度,按着角尺,握刀裁纸,动作十分麻利。接着,侯书章拿起排笔,蘸着盆子里调制好的浆糊,从右到左,有节奏地刷着,不疾不徐地样子,宛若装裱行家。待把整张复背纸刷匀刷遍,侯书章左手拿起事先卷好的书画,右手握着棕刷,一边徐徐展开,一边自上而下刷着,不大一会儿,一幅书画就复背完好,浑然天成。
孺子可教呀!店老板拍手叫好,我收下你这个徒弟。
其实,半年来,侯书章白天店里打杂,晚上给三个装裱师洗脚、倒茶、铺床,很讨人喜欢。有时,工期紧,需要加夜班,装裱师悄悄叫上他,暗暗传授装裱技艺。侯书章心灵手巧,加上平素耳濡目染,很快就背熟了口诀,掌握了操作要领。
侯书章“扑嗵——”跪在地上,赶忙磕头拜师,一定要把店老板祖传的制作浆糊秘方学到手,其中的关键用料,三个装裱师都不知道。
春去春又回。有天清早,店老板突然得了脑中风,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舌歪斜。侯书章眼疾手快,背起店老板就往医院跑。抢救医治及时,店老板没有落下后遗症。为报答侯书章救命之恩,店老板附耳告诉他制作浆糊秘方,送他一百两银子回虢州城开店。
随着“装裱侯”门店开业,虢州城里有四家装裱店。
没多久,虢州城来了个张县长,很重视文化产业,投资修建虢州展览馆,准备中秋节搞个书画展。由于时间紧,张县长要求把征集到的一百多幅书画作品,分到四家装裱店。一年过去了,挂在展览馆的书画作品,除装裱侯装裱的作品保持完好外,其余的作品全部虫蛀。这样一来,装裱侯一炮打响,上门装裱的顾客,络绎不绝。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书画装裱师,就是书画的美容师。装裱作品前,装裱侯都要仔细打量,不论是书法的真草隶篆,还是绘画的花鸟虫鱼山水,不论是整张、对开、斗方,还是横幅、立轴,定睛一看,就能判断出用料的长短、颜色,达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
有天上午,装裱侯看到徒弟装裱好的墨菊画,很不满意,叫到身边说,揭了重裱。
为啥?徒弟疑或不解。
这幅墨菊画,颜色本身就重。装裱时,你选用深黑绫布,让人看起来很压抑。装裱侯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装裱书画,就像裁缝量体裁衣,讲究得体、美观、大方,你好好想一想,这幅画用啥颜色绫布装裱,恰到好处?
白色。
对了。装裱侯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继续开导说,干我们这一行,装裱的不仅是书画,更是人心。
忙碌了一天的装裱侯,正要熄灯上床睡觉。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装裱侯打开房门,城南装裱店店主站在门口,面容憔悴。
店主见到装裱侯,老泪纵横,正要下跪,被装裱侯拦住。
求求你,帮帮我吧?
叔,咋回事?装裱侯忙问。
张县长的父亲七十岁生日快到了,有人给我店送幅《松鹤延年》画装框。谁知,装裱时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一看,画面上只剩下松树,那些仙鹤不知去向。干了几十年装裱活,从没遇到过。这可咋办呀?
装裱侯听师傅说过类似情况,挥手道,走,到你店看看。
来到城南装裱店,装裱侯注视着这幅画,果然松树上没有一只仙鹤。端碗水来。装裱侯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个装有白粉的小瓶子,慢慢倒进碗里,搅匀,喝上一口,喷洒到画面上。瞬间,那些隐去的仙鹤,又栩栩如生地显示出来。
店主惊喜万分,拿出一包银子,乐呵呵地,这是酬金,谢谢你帮我解围。
不用,我一文不收。
你还记恨叔?
不不不,当年要不是您那句激励话,就没有我的今天。装裱侯坦诚地说。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