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条与鲸鱼有关的新闻,刺痛了所有人的双眼。在挪威西部海岸,人们发现了一条巨大的鲸鱼,搁浅在海岸的沙滩上。当地科学家赶到现场时,这头痛苦的鲸鱼已经无法挽救,只能对其实施安乐死。然而在对鲸鱼进行解剖,以探究搁浅的原因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条鲸鱼的胃里没有一点儿食物,却被30个塑料袋塞满,其中最长的塑料袋,长度甚至达到了2米半!
除了鲸鱼这种体型大、靠吃浮游生物为生、一不小心就吞一堆塑料袋的生物之外,其他海洋生物也深受困扰,比如好奇心很重的海豚,和眼神不好、爱吃水母的海龟,等等。绿色和平组织2016年8月25日发表报告指出,全世界每秒钟有超过200公斤塑料被倾倒入海洋,累计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留在海洋当中。
马里亚纳海沟,是人类栖居的地球上最深远的神秘之域。这个深度达10911米的深海海沟,比陆地表面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都要多出2000余米。这里距离我们人类生存的世界太过遥远,因此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神秘的一片“净土”。然而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的生物体内,竟然发现了早已被禁止使用的化工原料 ——PCBs(多氯联苯)。
多氯联苯,由于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热性及电绝缘性能,自二十世纪初被人工合成后,广泛应用于工业制成品。但也正由于它具有的特性,所以无法被大自然降解,只能通过焚化、辐照、化学降解等会产生二次环境污染的方式进行分解处理。更为重要的是,多氯联苯是一种致癌物,1968年及1979年,日本及台湾分别出现因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而导致的大规模人类中毒和死亡事件,这两起事件和“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一起,位列“二十世纪十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多氯联苯容易累积在脂肪组织,造成脑部、皮肤及内脏的疾病,并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会导致人体数十种以上的病变,且会经由母体胎盘或哺乳传给下一代。孩子在长大之后,则可能出现智力与体力发展迟缓等现象。绝大多数的受害者历经数十年,身上仍残留排不出去的毒素。
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发现的多氯联苯残留,很可能是随着动物尸体以及一些塑料垃圾漂流并沉到了海沟深处。而很多生物在觅食时又会吃掉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而科研人员从深达10047米的克马德克海沟(Kermadec Trench)的深海生物体里,也发现了同样由人类合成的化学物质残留。这两个海沟之间的距离,超过了7000公里。
材料二:
意大利机器人“Dustbot”其实是个分类回收垃圾桶。它虽然长得很萌,行为却是很严谨的。意大利的垃圾分4类:玻璃、塑料、纸张和厨余。如果你一不小心放错了类,是会被Dustbot拒收的。
当然,Dustbot只是一个尝试性产品,最初设计的目的是到那些卡车去不了的小巷子里收集垃圾。2009年在意大利投放试用的也只有两台而已。两年过去了,Dustbot的故事再无下文,垃圾分类仍然是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
事实上,世界各国在处理垃圾、尤其是垃圾分类上所做出的努力远远不止研发一个机器人这么简单,更庞大的系统比比皆是。譬如,在斯德哥尔摩的汉马贝滨海新城(Hammarby),垃圾筒简直是无底洞——无论你扔进去多少垃圾,都不会满溢。而且,就算你在垃圾筒旁蹲守上一年,也逮不住一个收垃圾的人。原来,此区采用的是垃圾地下自动收集系统,类似一个巨大的地下吸尘器,垃圾们在“吸管”中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奔向垃圾收集站,速度媲美地铁。
与传统方式相比,这套垃圾自动收集系统效率更高:在垃圾量正常的情况下,用传统方式收集垃圾需要用150个小时,而垃圾自动收集系统仅需1.4小时,其效率是传统方式的100多倍。当垃圾量多时,这套系统的优势更加明显,1小时就能处理传统方式耗时400小时才能处理的垃圾。
当然,这套系统是完全建立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的。只有垃圾在投放时分类明确,系统对垃圾的后期处理才能高效。事实上,瑞典传统垃圾分类为14类,而自动收集系统的分类则为7类。
说到垃圾分类的源头——民众自发分类投放,日本堪称世界上规则最为严苛的国家。整个分类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基础分类为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分类,每个子分类又继续分为孙分类……简直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例如横滨市,垃圾类别为10类,政府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口红属“可燃物”,用完的口红管则属“小金属物”;袜子一只属“可燃物”,两只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洗过、晾干”才属“旧衣料”,否则又是“可燃物”……这还不算烦,德岛县上胜町的垃圾细分到44类,保证你每扔一次垃圾,都要受到极高的智力挑战。
材料三:
垃圾分类除了要有“不放错”的智慧,还需要一点“不怕麻烦”的精神。就厨余垃圾的回收来说,很多人习惯用塑料袋把垃圾装起来,整袋扔进垃圾桶……请注意,塑料袋不属于厨余垃圾,装厨余垃圾最好使用容易自然降解的废纸,或者将垃圾倒进垃圾桶,装垃圾的袋请转身放进可回收垃圾桶。
那些可回收的废纸,往往也不能简单地扔进垃圾桶。例如我们常见的像利乐包装这样的装牛奶的纸盒和纸袋,里面残留的液体会对垃圾回收造成很大影响。在日本,人们通常会把它洗净、晒干、压扁才能作为可回收垃圾。回收后的利乐包装可以做成文具、桌椅和建筑材料等,用途多多。如果这些包装混着各种牛奶、饮料、油污,增大回收成本、降低利用率不说,简直就是断送了这些“宝贝”重获新生的前程。
还有一类我们不太喜欢的“日常用品”的再回收过程也有点繁琐,那就是药品。在德国,过期药品的分类非常严格,纸盒、玻璃瓶等包装可以回收,放入黄色可回收垃圾桶;过期药品捣碎用纸包好,放入灰色特殊处理垃圾桶,专门销毁。所以,过期药品属于特殊垃圾,整瓶扔进一个垃圾桶也是一种分类不当的行为。此外,有些垃圾出于卫生方面的原因,也需要格外注意,例如用过的卫生巾、宠物草垫、膏药、绷带、止血塞、动物粪便、药棉和药棉棉杆、尿布。如果随意丢弃,它们散发到空气中的各种病原生物、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简直就是低等级的定时“生化武器”,可能危害人民的健康。
说了这么多,虽然听上去有些麻烦,其实都是些举手之劳。垃圾分类并不仅仅是贴在墙上的口号,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改变可以从小事做起,从简单做起。下次,当你手中出现一件需要扔弃的垃圾,多花两秒想想它应该放在哪里,哪怕只是把干的垃圾和“汤汤水水”的垃圾分开,也会有利于变废为宝。